将
之
京
师
杂
别
(
其
五
)
身
世
浑
拚
醉
似
泥
,
酒
醒
无
奈
听
晨
鸡
。
词
人
畏
说
中
年
近
,
壮
士
愁
看
落
日
低
。
才
可
升
沉
何
用
卜
,
路
通
南
北
且
休
迷
。
祇
愁
寒
食
清
明
候
,
鬼
馁
坟
头
羡
马
医
。
写景抒情
怀古感事
时间感怀
佳节离愁
时序变换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将之京师杂别(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时的复杂心情。首句“身世浑拚醉似泥”描绘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洒脱,仿佛借酒浇愁,试图在醉意中忘却离别的痛苦。接着,“酒醒无奈听晨鸡”则展示了诗人酒醒后,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词人畏说中年近,壮士愁看落日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词人害怕时间的流逝,担心自己即将步入中年,而壮士则忧虑时光易逝,感叹夕阳西下,岁月不再。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才可升沉何用卜,路通南北且休迷”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淡然态度,认为人生的起伏无需预测,只要道路明确,就不必过分迷茫。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对未来的乐观。最后,“祇愁寒食清明候,鬼馁坟头羡马医”则以寒食节和清明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担忧在这些传统节日里,孤魂野鬼会因饥饿而羡慕马医,暗含了对亡灵的哀怜和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离别前的复杂心境,以及对人生、命运和亲情的深刻思考。
黄景仁
1183首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您喜欢
泛舟
宋·陆游
水长芳洲没,风生钓艇横。偶寻东埭去,却作北村行。宿鸟昏方定,流萤雨更明。归来未觉晚,传漏下重城。
鹧鸪天
元·许有壬
白发京华恋俸钱。溪山游钓惜无缘。老来恶兴凭诗遣,枕上才成一两联。人自苦,月空圆。衾绸如铁夜如年。但稽子侄新文学,莫问宾朋岁几迁。
道州秋夜南楼即事
唐·吕温
谁念独坐愁,日暮此南楼。云去舜祠闭,月明潇水流。猿声何处晓,枫叶满山秋。不分匣中镜,少年看白头。
望江南·望苏门二首(其二)
清·王士禄
苏门好,何日得巾车。安乐有窝销白日,啸台无恙卧青霞。微咏帽檐斜。
戊辰感事(其三)
清末近现代初·朱青长
人谋国是两无功,草草年光渐不同。上峡雨程箫习习,鸣帆风碛鼓咚咚。灵均黍粒蛟龙窃,禹穴粮粢鸟鼠穷。白眼青天难一语,有谁知得短须翁。
春日写怀二首(其一)
明·潘希曾
半世浮名梦未醒,他乡春色眼犹青。自从河济收功后,赢得馀閒点内经。
城南道中有感
宋·陆游
行李萧然一束书,城南触目更愁予。市门乞食僧持钵,关路哦诗客跨驴。残发无多真已矣,名山未去独何欤。芒鞋可买身犹健,红树青霜十月初。
别墅杂诗(其二)
清·周音
穷乡寡人事,偃仰寄吾真。世路方吹沸,人情几积薪。风帆怅东海,山色住西邻。万国亲戎马,吾终老钓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