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齿
西
咏物
写食品
怀古
节庆
情思
写风

赏析

这首明代词人尤侗的《摸鱼儿·其三》以咏叹窝丝糖为题,通过细致描绘糖品的制作工艺和风味,展现了当时京城元日的独特风俗。开篇以深巷箫声引出锦丝窝丝糖的精致,将糖的口感与枣儿相比较,突出其香甜脆口的特点。接着,词人提及长安市上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人们一同品尝窝丝糖,仿佛能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元日膏饧”、“胶牙齿”等词,形象地描绘了窝丝糖的粘稠和甜美,以及它在新年习俗中的地位。然而,词意一转,提到对古代宫廷美食的怀念,尤其是对“白头宫监传遗样”的想象,暗示着窝丝糖背后的历史传承和皇室故事。尽管形态相似,但词人感叹如今已无法品尝到如荔枝般珍贵的宫廷美味。最后,词人借东风、灞桥杨柳和游丝,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关卿何事”唤起读者共鸣,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既展示了民间小吃的魅力,又寓含了历史文化的韵味。

尤侗

361首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嘉禾百咏(其十八)马塘泾
宋·张尧同
疑著风波恶,民谣亦畏人。筑塘成堰后,斩马祭河神。
苑里八景诗
清·蔡见先
一角峰峦晓更青,凭江幻作虎头形。荒祠苔印何人到,极浦潮回有客听。骤雨挟同山鸟疾,狂风吹共海鱼腥。黄庭阅后难成梵,九十滩音沸不停。
湘湖草堂为贡友初赋
元·凌云翰
湘湖卜宅似江郊,梅柳同栽已放稍。春雨漏时愁在屋,秋风怒处忆飞茅。莼丝流滑羹长用,荷叶分香饭屡包。买得扁舟梭样大,呼童系在石塘坳。
题画薄荷扇二首(其二)
宋·陆游
一枝香草出幽丛,双蝶飞飞戏晚风。莫恨村居相识晚,知名元向楚辞中。
春风袅娜·咏门神
清·叶辰
羡耻图鳷鹊,懒绘麒麟。随北富,任南贫。总相亲、解惜香封粉裹,窥园忘禁,窃药随人。月黑齐肩,日高对面,赏遍檐花不欠伸。衫薄怕沾梅后雨,命轻难看隔年春。颇怪天公懞懂,雌雄未配.....
水龙吟·落叶
清·关锳
西风一夜吹霜,千峰尽出荒林杪。萧萧摵摵,如愁渐积,有多无少。煮酒园荒,题诗石瘦,画栏斜靠。念荒寒如此,休伤摇落,也还算、归根早。莫说悲秋词稿。自新来、被愁分了。哀鸿未过,.....
次韵和全玉九日同游清凉寺过高斋
宋·黄履
秋雁三山度,晨鸡五点号。节逢黄菊秀,庵陟白云高。共泛忘忧物,聊停好善旄。论心如淡水,得句胜连鳌。事简曹参市,民熙李耳牢。感辰资友露,乘暇集宾蒿。岭郁青牛气,潮翻白鹭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