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日
春节
写景
梅花
怀旧
思乡
场景

赏析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菩萨蛮·除夕》由陈祖绶所作,描绘了新年的景象和词人的思乡之情。上片以“朔风催送残年去”起笔,形象地写出冬日寒风吹过,旧岁即将过去,透露出辞旧迎新的氛围。“万家爆竹生江雾”描绘了热闹的除夕夜,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烟雾弥漫在江面上,充满了节日的喜庆与祥和。“唤醒好春来”表达了词人对新春的期待,而“破寒梅早开”则借梅花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也暗含坚韧不屈的精神寓意。下片转向词人的内心世界,“巢居香雪里”以梅花比喻自己身处异地,如同鸟巢般栖息在远方的雪地之中,表达了词人的孤独与思乡。“相忆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即使相隔千里,仍难以忘怀。最后两句“团坐糁盆红。痴儿话诲东”描绘了词人在除夕之夜,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的情景,尽管身处异乡,但家人般的温暖犹在,词人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天真地讲述着往事,流露出对往昔温馨时光的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除夕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家乡、亲人以及岁月变迁的感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杂诗三首(其三)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西樵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多雨天湖决,鱼飞下碧峰。船浮山口石,罾挂市门松。瀑布添无数,梅花积几重。行行溪路暝,催客一声钟。
更漏子(其一)
宋·晏几道
槛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归。数书期,寻梦意,弹指一年春事。新怅望,旧悲凉,不堪红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