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阵
碛
平
沙
何
茫
茫
,
仿
佛
见
石
蕝
。
纵
横
满
江
上
,
岁
岁
沙
水
齧
。
孔
明
死
已
久
,
谁
复
辨
行
列
。
神
兵
非
学
到
,
自
古
不
留
诀
。
至
人
已
心
悟
,
后
世
徒
妄
说
。
自
从
汉
道
衰
,
蜂
起
尽
奸
杰
。
英
雄
不
相
下
,
祸
难
久
连
结
。
驱
民
市
无
烟
,
战
野
江
流
血
。
万
人
赌
一
掷
,
杀
尽
如
沃
雪
。
不
为
久
远
计
,
草
草
常
无
法
。
孔
明
最
后
起
,
意
欲
扫
群
孽
。
崎
岖
事
节
制
,
隐
忍
久
不
决
。
志
大
遂
成
迂
,
岁
月
去
如
瞥
。
六
师
纷
未
整
,
一
旦
英
气
折
。
惟
馀
八
阵
图
,
千
古
壮
夔
峡
。
怀古
战争
山水
历史
哲理
壮志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八阵碛》。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和战争的深刻感悟。“平沙何茫茫,仿佛见石蕝。”开篇即以浩瀚的沙场比喻历史的广阔与复杂,石蕝则象征着古人遗迹,预示了诗歌将要追述往昔。接下来的“纵横满江上,岁岁沙水齧。”则描绘了一种战争频仍、时光流逝的景象。这里的“沙”可能指的是兵法中的阵图,而“水”的流动则象征着时间的无情。诗人提到“孔明死已久,谁复辨行列。”孔明即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以智谋著称。他的去世意味着智慧与策略的失落,而后人的争论则显得渺小。“神兵非学到,自古不留诀。”此句强调了真正的军事才能和战术不是可以学习到的,它们往往是无迹可寻的。这里体现出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才智的崇敬之情。至于“至人已心悟,后世徒妄说。”则表达了对于那些能够超越时代、洞察事理的人物的赞赏,同时也批评了后来者们的空谈无益。以下几句:“自从汉道衰,蜂起尽奸杰。英雄不相下,祸难久连结。”则是对历史上的动荡局势和英雄人物的描述,其中“汉道”指的是汉朝的治理方式,“蜂起”则形容了战乱频发,而“英雄不相下”则表明在那个时代英雄辈出,各怀绝技。紧接着,“祸难久连结”一句,则描绘了一种长期的战乱与困顿。这些句子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与英雄的深刻理解和复杂情感。“驱民市无烟,战野江流血。”这两句极为悲壮,生动地描绘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带来的毁灭与死亡。战争不仅摧毁了城市,更让江河变成了滔滔血流。“万人赌一掷,杀尽如沃雪。”这两句则透露出战争中的残酷无情和生命的轻贱。在这里,“万人”与“一掷”的对比强调了战争中个体生命的渺小,而“杀尽如沃雪”则形容了一种冷酷而彻底的毁灭。接下来的“不为久远计,草草常无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教训和未来规划的思考。这里强调的是,对于历史的反思不应仅停留在表面,而应有深远的考虑与筹划。“孔明最后起,意欲扫群孽。”此句中的“孔明”再次出现在诗中,体现了诸葛亮那种想要清除历史遗毒、实现长治久安的伟大志向。紧接着,“崎岖事节制,隐忍久不决。”则描绘了一种在复杂困难局势中谨慎行事的情形。这两句通过对诸葛亮智谋与克制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家的向往。最后,“志大遂成迂,岁月去如瞥。”则是对诸葛亮宏伟抱负和其未竟事业的一种感慨。这里“志大”指的是诸葛亮的远大抱负,而“遂成迂”则表达了这些抱负最终未能完全实现的遗憾。“六师纷未整,一旦英气折。”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英雄末路的情景。这里的“六师”可能指的是诸葛亮在世时所统领的大军,而“一旦英气折”则形容了英雄生命力的陡然断绝。结尾部分,“惟馀八阵图,千古壮夔峡。”则是对诸葛亮智谋的一种颂扬。这里的“八阵图”指的是诸葛亮所创的兵法阵图,而“千古壮夔峡”则形容了一种历久弥新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历史人物不朽功业的赞美。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及其时代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悟和文学才华,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家、英雄人物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复杂情感。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