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泛
西
湖
五
绝
(
其
一
)
新
月
生
魄
迹
未
安
,
才
破
五
六
渐
盘
桓
。
今
夜
吐
艳
如
半
璧
,
游
人
得
向
三
更
看
。
写景
咏月
西湖
夏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夜景象,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了新月初升时的柔和光辉,以及它在水面上的倒影。"新月生魄迹未安"表达了月亮刚刚露面的不稳定感,仿佛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才破五六渐盘桓"则形象地描绘了月牙儿逐渐变大、光芒逐渐充盈的过程。诗人通过"今夜吐艳如半璧"进一步强调了月亮的明亮与圆润,"半璧"比喻月亮像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石。最后一句"游人得向三更看"则传达了一种对美景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似乎在告诉我们要在深夜时分静心观赏这份难得的美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通过月亮的形状变化和光线的不同,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才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波光亭
宋·王庭圭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夜久光凝收绿净,冷涵星汉逼人清。
舟出流江
明·刘崧
乘流清夜下芒洲,尽敞篷窗看月钩。滩面忽惊波转急,青山无数泊船头。
泊舟泗上看月
明·文徵明
停舟清泗兴无涯,夜起蓬窗看月华。灏气一涵开玉府,镜光千道走金蛇。碧空颠倒山流翠,白石巉岩浪蹙花。酒醒分明天上坐,更从何处觅星槎。
采桑子(其七)
宋·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南岳摘茶词十首(其八)
明末清初·王夫之
清梵木鱼暂放松,园园锯齿绿阴浓。揉香挼翠三更后,刚打乌啼半夜钟。
夜坐
明·文徵明
凉声传漏点,夜色转楼阴。遥汉三星度,空庭万籁沉。草辉萤个个,树影月林林。稍觉尘氛远,閒愁不上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