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鲁
元
翰
少
卿
知
卫
州
冗
士
无
处
著
,
寄
身
范
公
园
。
桃
李
忽
成
阴
,
荠
麦
秀
已
繁
。
闭
门
春
昼
永
,
惟
有
黄
蜂
喧
。
谁
人
肯
携
酒
,
共
醉
榆
柳
村
。
髯
卿
独
何
者
,
一
月
三
到
门
。
我
不
往
拜
之
,
髯
来
意
弥
敦
。
堂
堂
元
老
后
,
亹
亹
仁
人
言
。
忆
在
钱
塘
岁
,
情
好
均
弟
昆
。
时
于
冰
雪
中
,
笑
语
作
春
温
。
欲
饮
径
相
觅
,
夜
开
丛
竹
轩
。
搜
寻
到
箧
笥
,
鲊
醢
无
复
存
。
每
愧
烟
火
中
,
玉
腕
亲
炮
燔
。
别
来
今
几
何
,
相
对
如
梦
魂
。
告
我
当
北
渡
,
新
诗
侑
清
樽
。
坡
陀
太
行
麓
,
汹
涌
黄
河
翻
。
仕
宦
非
不
遇
,
王
畿
西
北
垣
。
斯
民
如
鱼
耳
,
见
网
则
惊
奔
。
皎
皎
千
丈
清
,
不
如
尺
水
浑
。
刑
政
虽
首
务
,
念
当
养
其
源
。
一
闻
襦
裤
音
,
盗
贼
安
足
论
。
写景
山水
友情
秋天
写花
佳节
悼亡
秋天风景
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开篇“冗士无处著,寄身范公园”表明诗人暂时寄居在某个地方的园林之中,环境优美但又带有一丝游子无定所的感慨。“桃李忽成阴,荠麦秀已繁”则写出了春天景色,桃李树荫浓密,荠麦长势喜人,这些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让诗人的心情得以舒展。“闭门春昼永,惟有黄蜂喧”描绘了一种幽静与安逸的情境。春日长久,诗人选择了闭门谢客,只剩下黄蜂在花间飞舞鸣叫,为这宁静的空间增添了一份生动。“谁人肯携酒,共醉榆柳村”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诗人希望有知音者能够携酒一同在榆柳丛生的乡村中尽情欢乐。“髯卿独何者,一月三到门”则转折出一种温馨的情谊。髯卿,可能是诗人朋友的名字或别称,这位朋友关心诗人,一月之内三次拜访,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情意。“我不往拜之,髯来意弥敦”诗人虽然没有回访,却感受到朋友情谊的真挚和温暖。这种友情让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堂堂元老后,亹亹仁人言”可能是在赞美这位朋友或是其他长者,他们的话语都是那么有智慧又充满了仁爱。“忆在钱塘岁,情好均弟昆”诗人回想起在钱塘(今浙江杭州一带)度过的时光,那时与兄弟般的朋友相处的情谊依旧温馨如初。“时于冰雪中,笑语作春温”即使是在寒冷的冬日里,与知己的欢笑也能让心灵感到温暖如同春天。“欲饮径相觅,夜开丛竹轩”诗人希望能够与朋友共享美酒,但因物资匮乏,只得在夜晚打开竹制的酒柜寻找剩余的美酒。“搜寻到箧笥,鲊醢无复存”箧笥即古代储藏食物或其他物品的地方。这里表明诗人翻箱倒箧地寻找,却发现连鲊鱼和醋都已经没有剩余,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也透露出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每愧烟火中,玉腕亲炮燔”诗人对于自己曾经亲自动手烹饪食物而感到羞愧,这里可能是在提及往昔生活中的某个细节,也是对友情的一种怀念和赞美。“别来今几何,相对如梦魂”时间飞逝,与朋友的分别就像做梦一样,让人难以忘怀。“告我当北渡,新诗侑清樽”诗人提及自己即将北行渡河,这或许是因为仕途上的变动。同时他也期待着能够继续创作新的诗篇,以此来纪念和朋友之间的情谊。“坡陀太行麓,汹涌黄河翻”这里描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水势汹涌,大有气势,这可能是诗人北渡时亲眼所见的自然景色。“仕宦非不遇,王畿西北垣”仕宦指的是官场生活,诗人虽然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但仍旧感叹世事如梦,如同王畿(古代边塞)一般,看似坚固实际容易崩塌。“斯民如鱼耳,见网则惊奔”这里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民众处境的同情。民众就像是水中的鱼,一旦看到捕捉他们的网,就会惊慌失措地逃跑,这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皎皎千丈清,不如尺水浑”这两句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虽然大江大海波涛汹涌,但诗人更喜欢那小溪流水清澈而平静,这种比较可能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刑政虽首务,念当养其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即使执法是治国的头等大事,但更应注重的是培养和保护人民,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一闻襦裤音,盗贼安足论”这里“襦裤音”可能指的是边塞军旅的警报声。诗人表示,只要听到这种声音,盗贼就能安静不动地讨论自己的安全,这反映出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否,对于民众生活有着直接影响。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朋友情谊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平静、友爱以及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态度。在文辞上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等,使得全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