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宿
边塞
怀古
抒情感
春景
节日
丰年
归隐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千章杞梓荫云天,樗散谁收老郑虔"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林图景。"千章"指的是树木繁茂,每一片叶子都有如同书页般厚实的形象,"杞梓荫云天"则表现了树影婆娑,好像连通了天空。"樗散谁收老郑虔"中的"樗"是一种古代用来作箭靶的植物,这里暗示着荒废和无人问津的场景。接下来的"喜气到君浮白里,丰年及我挂冠前"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喜气"指的是吉祥、幸福的氛围,而"浮白里"则是形容这种喜悦如同白云一般飘渺而来。"丰年及我挂冠前"中,"丰年"指的是丰收的年景,而"挂冠"则可能是指诗人将要退隐的意愿。紧接着的"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令严钟鼓"表明军营中的警觉和纪律,而"三更月"则是指深夜时分。"野宿貔貅"形容夜间宿营的情景,"万灶烟"则描绘了萦绕的炊烟,增添了一种荒凉感。最后两句"太息何人知帝力,归来金帛看赪肩"中,"太息"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无奈和深长的叹息。"何人知帝力"暗示着对上天的力量感到困惑或不解,而"归来金帛看赪肩"则可能是指诗人归家后,在华丽的布帛中观赏自己战袍上的勋章和荣誉,表达了一种功成名就后的自我肯定。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喜悦,以及对个人功业和天命的思考。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旅夜
清·万同伦
旅夜百忧煎病骨,坐看尘掩匣中力。残镫耿耿客无赖,落月茫茫鸡乱号。隔岁河流决瓠子,几时战伐息临洮。淮阳一卧惊春至,种种羞将短发搔。
重九前一日同王杨二山人饮胡将军东郭草堂
明·宋登春
丫下寻陶令,篱边问葛疆。南山足芋栗,东郭此茅堂。萸酒年年事,菊花岁岁芳。白头还醉舞,休笑野人狂。
风流子·南徐春暮程昆崙别驾招饮南郊外园亭同方尔止孙豹人谈长益邹程村何雍南程千一赋
清·陈维崧
来时寒食近,且近耳、讵料竟残春。正仆本多愁,何妨作达,官如不醉,遮莫伤神。见此际、酒旗斜唤客,榆叶弱萦人。燕子风前,是何言语,柳条烟里,别样腰身。名园行乐处,追欢笑,何限.....
清明日游白云山(其二)
清·丘逢甲
披云来访郑安期,卓锡兼寻景泰师。名士无聊托仙佛,神州有泪混华夷。濛濛海色闻边角,莽莽春愁上酒旗。斜日下山谋一醉,红棉开遍越王祠。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唐·杜甫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叹我悽悽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潇湘水国傍.....
三叠前韵和怡园主人Ignore
清·祝书根
颐春阁里春岁月,但有天伦罕尘迹。缅怀孝子与乡贤,昆季绳绳绵世泽。爽垲遥觇几度更,园林犹傍晏婴宅。偶闻乐事纪新正,南极光明齐手额。有酒无诗座不欢,遂开莲社尊诗伯。千秋俯仰一.....
人日夜抵樊城
清·莫友芝
羊叔祠前见月升,樊侯城里乱春镫。隔江箫鼓鸣相属,来水鱼龙变几层。长驿两头侵夜分,疲舆一觉下山棱。那知今日为人日,官渡昏昏唤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