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归
鸡
声
催
橹
急
,
才
到
旧
渔
矶
。
月
淡
人
争
渡
,
霜
浓
犬
出
扉
。
招
魂
思
昨
险
,
拭
眼
悟
今
归
。
邻
叟
墙
头
问
,
应
先
泪
湿
衣
。
写景抒情
思乡怀古
季节
秋天
动物
狗
情感
泪湿衣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周容的《今归》描绘了一幅秋夜归乡的画面。首句“鸡声催橹急”,以鸡鸣声唤醒清晨,暗示行船速度之快,归心似箭。接着,“才到旧渔矶”点明诗人终于抵达久违的渔村,渔矶是昔日捕鱼之地,充满回忆。“月淡人争渡”描绘了月色朦胧中人们急于过河的情景,可能是因为急于回家团聚,或是对未知风险的警惕。而“霜浓犬出扉”则通过犬吠声,渲染出环境的寒冷和寂静,以及家犬迎接主人的温馨场景。“招魂思昨险”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可能是对旅途艰辛的回想,也包含了对生死离别的感慨。最后,“拭眼悟今归”则揭示了诗人此刻的醒悟与庆幸,意识到平安归来是何等珍贵。结尾“邻叟墙头问,应先泪湿衣”以邻居在墙头询问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归乡的情感冲击,邻居的关心和自己的感动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深情的归乡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清末文人细腻的乡愁之情。
周容
2首
一字茂三,又作茂山。是明代诸生,负才名,有侠气;他曾受知于戴殿臣御史,戴为海盗所掠,他便以身为质,代其受刑梏,致使跛一足,时人多有赞誉。明亡后,出家为僧,但后来又因母亲尚在需尽孝道,而又返俗。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开设词科,召入京,他坚辞不就。于诗文书画用工皆勤,时人谓之“画胜于文,诗胜于画,书胜于诗”。著有《春涵堂集》。其《渡者之言》被编入湖北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中
猜您喜欢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三)
明·成鹫
境静人閒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无情也解通消息,荔子先红向北枝。
旅舍卧病
唐末宋初·李九龄
家隔西秦无远信,身随东洛度流年。病来旅馆谁相问,牢落闲庭一树蝉。
北风行
明·朱应登
昨日南风扬,今朝北风急。南风吹山山不移,北风吹海海欲立。嗟哉!南风不与北风竞,物理自尔非相袭。轩辕台前烛龙晦,纥干山头冷雀泣。黄鹄摩空不得下,苍鹰愁枯湿。行人戢足不敢行,.....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白鹭亭和人韵
宋·马之纯
一见斯亭喜可知,风来拂拂更清微。青山坐处天开画,白鹭飞时雪满矶。何必搜奇效康乐,正应得句似玄晖。最怜别浦潮生后,须有征帆万点归。
二十四日南雄早行
明·黄公辅
披衣向晓行,鞭急马蹄轻。击毂长亭去,照鞍旭日升。遍皆霜草色,独有岸松青。蹑迹英雄队,快瞻主圣明。
偈颂二十五首(其二十五)
宋·释智愚
敛影穷原懒出扃,晓云如送又如迎。因思执手经行处,几听沙泉绕涧鸣。
东郭草堂即事
明·于慎行
结庐非异境,负郭少将迎。竹屿含云影,松窗落雨声。片峰当户出,众鸟隔林鸣。宴坐几无念,谁知绝世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