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州
杂
诗
二
十
首
(
其
八
)
细
雨
春
冈
滑
,
无
因
驻
马
蹄
。
裘
单
怀
后
侣
,
风
急
过
前
溪
。
近
寺
闻
鱼
鼓
,
穿
林
听
竹
鸡
。
田
家
舂
正
急
,
炊
饭
待
锄
犁
。
写景
山水
田园
动物
竹鸡
时间
春天
自然现象
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二十首》中的第八首,描绘了春天山野间的情景和农耕生活的画面。首句“细雨春冈滑”,细腻地写出春雨绵绵,山岗湿滑,难以驻足的情境。接着,“无因驻马蹄”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却因路况所限无法停留。“裘单怀后侣”一句,通过写诗人的穿着——身着轻薄的皮衣,暗示天气转凉,也流露出与同伴同行的温暖。在“风急过前溪”中,诗人通过描绘疾风吹过溪水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近寺闻鱼鼓”和“穿林听竹鸡”两句,以动衬静,远处寺庙的鱼鼓声和近处竹林中的鸟鸣,增添了宁静而生机勃勃的乡村气息。最后,“田家舂正急,炊饭待锄犁”描绘出农夫们忙碌的劳动场景,一派春耕时节的繁忙景象。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田园风光,以及农耕生活的真实画面,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梅尧臣
2914首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您喜欢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江南
汉·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复字閒咏六言绝句五首(其二)
明·张含
苍松错错落落,桃花灼灼盈盈。树老云盘睡鹤,春残雨咽啼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