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谢
舍
人
新
秋
西
风
一
夕
狂
,
古
屋
吹
可
恐
。
微
变
蜻
蛚
吟
,
斗
摧
蚊
蚋
勇
。
朝
惊
露
坠
梧
,
远
爱
云
飞
陇
。
还
忆
旧
溪
游
,
水
清
渔
箔
壅
。
写景秋景
抒情思乡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谢舍人新秋》,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首句“西风一夕狂”展现了秋风的猛烈,紧接着“古屋吹可恐”渲染出古屋在狂风中摇曳的不安气氛。诗人通过“微变蜻蛚吟,斗摧蚊蚋勇”描绘了昆虫在风雨中的挣扎,蜻蜓和蚊蚋在对抗中显示出勇气。接下来,“朝惊露坠梧,远爱云飞陇”描绘早晨的露水从梧桐叶上滑落,远方的云彩在风中翻腾,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最后两句“还忆旧溪游,水清渔箔壅”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溪边游玩的回忆,以及对清澈溪水和捕鱼活动的喜爱。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风为引子,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梅尧臣
2914首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您喜欢
送大宗伯两洲王公考绩二首(其二)
明·杨继盛
风送老莺啼禁树,春随红旆过江干。文昌夜度三台近,玉剑晴浮五月寒。一代云龙虚鼎席,百年礼乐属春官。相逢若问留台客,为道归思鬓已残。
白苧·早秋饮蘧庵先生宅隔墙闻弦索声
清·陈维崧
淡银河,映缸面,红鳞微白。蕉轩梧径,雅称秋晴寂历。更蒙茸、幽花杂卉遍狼籍。快意尽樽前,休苦问、战旗消息。日没杯阑,再向空阶布席。有万斛西风,把小墀都拭。疑惑。几层薜荔,一.....
秋兴(其二)
明·陈炅
散步江村日影斜,双双鸥鸟踏晴沙。晚霞海角三株树,秋水明河八月槎。回首天涯真浪迹,侧身歧路岂无家。别来不奈逢摇落,愁见芙蓉一度花。
江南好(其十)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湘江好,风景最宜秋。潮落千帆争树出,江清双鸟向人愁。沉醉洞庭舟。
下章安杜渎七首(其六)
宋·姚宽
风林叶脱减秋声,山拥秋光到眼明。秋兴悲秋俱有赋,安仁宋玉是前生。
舒城道中
宋·吕声之
还辕天作十分晴,泻出秋光一派清。走笔欲题人到迹,扬鞭不住马嘶声。顷禾晚熟黄云色,篱菊朝含白露英。得似渊明便归去,候门童稚出欢迎。
题秋浦捕鱼图
明·林弼
秋风吹溪溪水寒,长枫落尽枝头丹。渔郎举罾得双鲤,烹鱼煖酒欢妇子。江亭有客秋望遥,青烟漠漠山迢迢。沙头落日呼渡急,舟子无言倚篷立。谁其画此老稚川,使我一见心茫然。依稀舣棹涔.....
长安寓居寄柏侍郎
唐·李频
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长亭古木春光老,太华青烟晚更深。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