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皇室
赞美
写景
抒情
季节
秋季
地点
洛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宫廷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皇家礼仪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统治者的权力。"巍巍皇代,奄宅九围" 一句,以雄伟的语气勾勒出皇家的宏大建筑和坚固的城垣,显示出国家的强盛和稳固。"帝在在洛,克配紫微" 表示皇帝居住在洛阳,享受着天上的恩泽,这里的“洛”指的是洛阳,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而“紫微”则是星官之名,象征着皇权与天命的联系。"八风应律,日月重晖" 描述了大自然和谐一致的景象,“八风”指的是四方加上四隅的风,即八个方向的风,"应律"则意味着一切都按照规律运行,而“日月重晖”则形容日月光芒相互辉映,增添了一份祥和之气。"普历丘宇,时罔不绥"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皇权的广泛影响力和社会的稳定与秩序。"普历"意味着无处不在,而“丘宇”则代表了各式房屋和山陵,“时罔不绥”指的是每个时辰都有其规律,万物皆得其所。整首诗通过对皇朝巍峨建筑、天文现象以及时间秩序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统治景象,彰显了作者对于中央集权和社会安定的赞美。

陆机

118首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陆机兄弟来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受太常张华赏识,此后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历任任太傅祭酒、吴国郎中令、著作郎等职,与贾谧等结为“金谷二十四友”。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引为相国参军,封关中侯,于其篡位时受伪职。司马伦被诛后,险遭处死,赖成都王司马颖救免,此后便委身依之,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年(303年),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却大败于七里涧,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