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思
台
不
忧
家
国
任
奸
臣
,
骨
肉
翻
为
蓦
路
人
。
巫
蛊
事
行
冤
莫
雪
,
九
层
徒
筑
见
无
因
。
思乡
情感
咏物
怀古
历史
时事
哲理
忧民
哲理词
译文
不忧虑国家和家庭,任由奸佞小人作祟。
亲人之间反目成仇,如同陌生人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汪遵的《望思台》,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对时政的不满。"不忧家国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顾国家和百姓利益,只知阿谀奉承、损害忠良的奸臣感到愤慨,他们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使得亲情如同陌路之人。这两句写出了当时政治黑暗,忠良被排挤,而小人的猖獗。"巫蛊事行冤莫雪,九层徒筑见无因"则是说那些不正之风,如同巫蛊之术一样在社会上流行,但这些冤屈和不公又如同积雪难以化解。而对于那些高聳的官僚机构,只是徒增其高度,却看不到任何为民请命、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整体而言,这四句诗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时代悲哀。
汪遵
63首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题赵学士色竹图
元末明初·刘基
竹性本孤直,磬折良可怜。由来刚介有摧挫,岁寒然后知真坚。虚堂无人清气会,日满高林风影碎。漆园胡堞去茫茫,今落潇湘苍玉佩。我思美人淇水隈,路永莫致增悲怀。雪霜纷糅嘉实晚,不.....
题玉川月蚀诗后
宋·赵孟坚
哆口支牙月蚀诗,遗编读著凛风规。如何晚节从污合,竟与奸臣血作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