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抒情
佳节
秋节
情感
思乡
友情
赞美
名胜
田园
地点
南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南岩寺周围漫步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披藿南岩寺”,以“披藿”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踏入南岩寺的情景,暗示了他与自然的亲近。接着,“无僧林荡虚”一句,通过“无僧”的描述,营造了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仿佛整个林间都充满了宁静的气息。“崖悬徒可望,泉滴又何居。”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悬崖峭壁的壮观景象,另一方面则通过“泉滴”这一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之美。然而,尽管景色壮丽,却只能“徒可望”,“泉滴”之所在却又难以寻觅,这种矛盾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时世悠悠转,心情落落疏。”诗人由眼前的自然景观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内心感到一种淡淡的疏离感。这里的“时世”不仅指现实的时空,也包含了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最后,“山行有吟啸,佳处莫踌躇。”诗人鼓励自己在山中行走时,不妨放声吟唱,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他也告诫自己不要犹豫不前,要珍惜每一次与美好相遇的机会。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韩淲

2817首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