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八
日
转
觉
春
风
满
鬓
华
,
冷
烟
寒
食
动
梨
花
。
年
年
纵
有
心
情
在
,
处
处
宁
无
语
笑
哗
。
涧
水
细
翻
晴
浪
急
,
园
林
微
转
午
阴
斜
。
数
声
紫
燕
芹
泥
湿
,
又
入
前
村
八
九
家
。
春天写景
写花
梨花
情感
怀旧
写鸟
紫燕
山水田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象与生活情趣,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首句“转觉春风满鬓华”,诗人感受到春风拂面,仿佛让自己的鬓发也焕发了生机,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带给人的愉悦感受。接着,“冷烟寒食动梨花”一句,通过“冷烟”和“动梨花”的动态描写,营造出清明时节特有的清新氛围,梨花在冷烟中轻轻摇曳,增添了几分静谧之美。“年年纵有心情在,处处宁无语笑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即使岁月更迭,心情依旧,无论身处何地,总能找到欢声笑语,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涧水细翻晴浪急,园林微转午阴斜。”描绘了山涧流水在阳光下泛起细碎波光,园林在午后逐渐投下斑驳的阴影,画面宁静而富有层次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数声紫燕芹泥湿,又入前村八九家。”最后两句以紫燕轻盈的飞翔和它们在湿润的芹泥上留下的痕迹,以及它们飞入村庄的情景,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同时也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视,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韩淲
2817首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您喜欢
满庭芳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
三禽(其一)
宋末元初·牟巘
何处飞来把修竹,数声圆活梦还惊。雨鸠那解知人意,寂寞梨花雨又晴。
晚春漫兴
明·刘泰
单罗初试怯春风,金鸭香销翠被空。江燕低翻三寸黑,海棠微褪一分红。酒因睡浅酲难解,诗为愁多句未工。晴日渐长儿女懒,秋千闲在曲阑东。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宋·陈克
慢梳头浅画眉。乱莺残梦起多时。不道小庭花露湿,剪酴醾。帘额好风低燕子,窗油晴日打蜂儿。翠袖粉笺闲弄笔,写新诗。
醉春风·春睡
清·沈佩
弱柳遮芳径。帘垂深院静。倚栏无语日长时,病。病。病。燕子来时,莺儿啼处,绿柔红嫩。小阁炉烟烬。睡起人犹困。隔墙何处卖花声,恨。恨。恨。午梦未舒,轻风乍起,落花成阵。
好事近
宋·刘翰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
唐·李峤
年光竹里遍,春色杏间遥。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飞花随蝶舞,艳曲伴莺娇。今日陪欢豫,还疑陟紫霄。
春日同诸子集北郭禅院分赋
明·梁元柱
何事东林问白莲,溪桥小院足安禅。尊前漫惜频年客,竹里能深半日缘。移酌馔馀香积供,临池花借彩毫鲜。春游若个非容易,肯勒登临谢屐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