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春雨
梅花
小园
落日
节日
市廛
溪水
山水
怀古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观赏梅花的情景,以及与邻家小酌的温馨画面。首句“春雨梅花湿小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滋润下的梅花,小园因之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接着,“断桥流影动黄昏”一句,通过断桥倒映在水中的身影,巧妙地将时间推进至黄昏时分,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人家节近多留话,故旧閒中或置樽”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邻里间节日将至时的亲切交谈和小酌的情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接下来,“落落雁飞知隔浦,荒荒犬吠是前村”描绘了一幅远山近水、雁过留声、犬吠回应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村庄的宁静与安详。最后,“市廛只在烟林外,但恐溪添野水浑”两句,通过对比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对溪水可能因雨水增多而变得浑浊的担忧,也暗含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关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梅花、邻里交往、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韩淲

2817首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清·阮恩滦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青山无恙,.....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珍珠帘·辛巳生朝
清·杨玉衔
飞鸿瞥影回头渺。堪惆怅、两事升平年少。春色半阑珊,况影形相吊。面目须眉无一是,更剩得、无聊怀抱。壶小。对茶烟禅榻,契结昏晓。偶尔裙屐追随,借词牌杯酒,涂雕枯槁。问字半亭,.....
人日与诸子登观星台(其一)
明·释今无
百尺悬梯上,千门映日开。山标天寿翠,江涌月明来。古戍流残雾,寒笳落早梅。璇玑看秘密,因忆古人才。
正月三日饮玉成宅得冬字
明·左光斗
庭院深深乐事重,雨馀滑屐更相从。屯云古树依城湿,著席寒梅照眼浓。语燕流莺声渐遍,远山高阁望全封。醉来忘却经三日,谈笑依稀似去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