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田园
写花
槐花
秋天
地点
数家
场景
篱落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首句“久晴何地不尘沙”点明了长时间干旱后大地的干燥与尘土飞扬的状态,营造出一种荒芜的氛围。接着,“崦霭清深只数家”则在对比中展现了村庄的宁静与清幽,尽管四周是尘沙弥漫,但村庄内部却显得格外清静,只有几户人家点缀其中,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横著短桥篱落外”一句,通过“横著”的短桥和“篱落外”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开阔与自然的野趣。短桥不仅连接着外界与村庄,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而“一沟秋水浸槐花”则以静态的秋水与动态的槐花相结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秋水静静地流淌,映照着周围的景物,而槐花则在水中轻轻摇曳,仿佛与水中的倒影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与宁静之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个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乡村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乡村生活状态的隐喻,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韩淲

2817首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您喜欢

鉴湖道中
宋·陈造
风烟佳处放归桡,吟坐篷窗首屡搔。万壑千岩争献状,三江九堰自忘劳。尚多菡萏张秋锦,少待蟾蜍印夜涛。缭碧森青谁子宅,未容载酒访清高。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唐·杜甫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
十八里桥
明末清初·高承埏
野外官桥断,溪边绿树层。人家多酒市,风俗但鱼罾。问渡争编竹,听歌杂采菱。晚来飞雨过,半湿夜船灯。
山中偶步
清·江之纪
翳翳松竹间,经年此闭户。空翠满山楼,帘疏白云补。偶随麋鹿行,遂忘登陟苦。清泉泻高岩,危岭通深坞。乾坤正萧条,坠叶纷如雨。日落西山阴,余辉漾遥浦。荒途惬幽寻,秀色餍挹取。安.....
昼夜乐·同郁彝斋鼎钟、施可斋英兄莲舫集金沙港赏荷
清·黄燮清
游人合是风吹聚。共领略、林泉趣。四围山色飞来,都被酒杯承去。水外烟痕烟外树。衬数点、画中楼宇。随意放中流,好寻他鸥鹭。木兰船系垂杨渡。正红衣、隔秋浦。两般酒气花香,别有醉.....
玉漏迟·记红桥故人春游
明·林鸿
惊鸦翻暗叶,桐花坠露,曲房新晓。蜡炬香笼准备,惜花起早。翠沼凝脂冰活,呵素手、衬妆初了。香径小。水溶溶,波暖正宜临眺。谁信造物无私,偏付与容华,称颦宜笑。更放花朝,日日霁.....
松下
明·汪礼约
宿昔探幽事,夷犹过草塘。薜衣秋去纫,华佩雨来香。石菌从儿供,溪莼问客将。閒云与沙鸟,一酌忘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