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憩
杜
桥
馆
寒
茅
愔
愔
鸡
啄
场
,
儿
啼
索
衣
天
陨
霜
。
密
林
渐
放
山
色
入
,
枫
枯
振
槁
声
琅
琅
。
清
浆
白
羽
弃
已
久
,
黄
菊
紫
萸
看
欲
香
。
岁
行
及
此
去
愈
疾
,
若
决
积
水
难
堤
防
。
嗟
予
齿
发
非
故
物
,
念
此
内
热
如
涫
汤
。
愿
见
唐
朝
吕
墨
客
,
膝
行
问
道
求
神
方
。
斋
心
千
日
百
事
毕
,
消
我
颔
雪
还
韶
光
。
岂
饶
蒿
目
忧
世
事
,
黄
金
绾
腰
埋
土
囊
。
写景
抒情
怀古
秋天
冬景
思乡
友情
忧民
佳节
咏物
赞美菊花
叹时光流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风中鸡鸣犬吠、霜降天冷的场景。"寒茅愔愔鸡啄场"写出了农舍周围的寂静与冷清,"儿啼索衣天陨霜"则流露出家庭生活的温馨与艰辛。接着,"密林渐放山色入,枫枯振槁声琅琅",通过动态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展现出秋意渐浓的自然景色。诗人感慨时光匆匆,"岁行及此去愈疾",暗示岁月不待人,"若决积水难堤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紧迫感。他自比为"齿发非故物",感叹年华易逝,内心炽热如沸水,渴望寻找延缓衰老的方法,"愿见唐朝吕墨客,膝行问道求神方"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药的向往。最后两句"斋心千日百事毕,消我颔雪还韶光",表达了诗人对恢复青春的强烈愿望,即使面临世间纷扰,也希望能抛开忧虑,"岂饶蒿目忧世事,黄金绾腰埋土囊",表明他愿意放下尘世的牵挂,追求内心的宁静。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周邦彦词作中常见的感慨人生、寻求解脱的主题。
周邦彦
235首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