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秋景
怀古抒情
山水
爱情
赞美
秋意写景
思乡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玉楼春·其四》。诗人以桃溪和秋藕为象征,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如今孤独无依的情感。首句“桃溪不作从容住”描绘了昔日与佳人共游的情景,而“秋藕绝来无续处”则暗示了那段关系已无法延续。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在赤阑桥的相待,与现今独自漫步黄叶路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深深的落寞。“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两句,通过描绘远处山峦在烟雾中的朦胧景象和归雁映照着夕阳的凄美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最后,“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风后的孤云,飘摇不定,而情感则如雨后粘地的飞絮,难以割舍,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借景抒怀,展现了词人对旧日恋情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

周邦彦

235首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您喜欢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融轩
明·李坚(贞夫)
一室虽云小,中藏天下春。眼前皆物共,榻外亦吾邻。丽日风生煖,温泉脉自淳。笑渠失弓者,得计楚邦人。
踏莎行·云窗秋梦
元·沈禧
绮户云窗,玉楼绛阙。绀园花谢飘香雪。其中绰约总仙姝,乘鸾夜度天边月。地久天长,海枯山裂。连环击碎珊瑚玦。梅花何处断肠声,一双惊散庄生蝶。
虞美人(其三)月下听琴,西湖作
宋·吕胜已
横波清剪西湖水。黛拂吴山翠。藕丝衫子水沈香。坐久冰肌玉骨、起微凉。金徽泛柳听佳句。叠叠胎仙舞。曲终松下小磐桓。风露泠泠、直欲便骖鸾。
浣溪沙(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冒广生
梦逐梨云春已归。素馨斜畔月如眉。书将花片惜依依。心事分明银烛见,欢情约略锦屏知。珠江流不尽相思。
浪淘沙
明·顾同应
生小教人怜,娇擘瑶笺,春来独自在窗前。谢女帘栊飞柳絮,秀句先传。香梦逗春烟,一晌留连,吟情多半为花牵。还忆从郎徵险韵,谱入冰弦。
赠明分司春岩次清容先生韵(其一)
清·黄景仁
绣虎才名威凤仪,望尘争悔识君迟。暂劳官海筹平准,小试调羹寄职司。卧榻鱼龙看变化,故家陵谷叹迁移。思亲北斗阑干夜,耿耿星杓欲化箕。
青房并蒂莲
宋·王沂孙
醉凝眸。是楚天秋晓,湘岸云收。草绿兰红,浅浅小汀洲。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望去帆,一片孤光,棹声伊轧橹声柔。愁窥汴堤翠柳,曾舞送当时,锦缆龙舟。拥倾国、纤腰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