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
闺怨
写人
母爱
贫苦生活

译文

谁能理解那穷苦的丈夫,家中有着满心愁怨的妻子。
请您听听他们的话语,怎能不感到心酸悲凄。
最可怜的是怀中的幼儿,竟比不上山下的小鹿活得安逸。
徒然思念着门前的那片地,如今却变成了人来人往的小路。
走出门望着远处的山川湖泊,回过头心里又是一片迷茫无助。
何时才能见到那官府的主人,跪倒在地向他痛哭流涕。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贫穷家庭境况的诗,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一个贫苦之夫和其妻子的悲惨生活。诗中的“谁知苦贫夫”表明社会大众对于这些处于底层的人们的不幸生活缺乏了解和关心。家中有愁怨妻,是指家庭中的妻子满怀怨言,可能是因为生活的艰辛导致的情绪积压。“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悽”则是在请求读者倾听他们的话语,这些话语足以让人感到心酸和同情。接着,“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表达了对怀中的孩子的哀怜,但即便是这样,家中的孩子也比不上山下的獐子(一种野兽,小型,类似于小鹿),暗示生活之艰难。“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此处描写贫妇对自己曾经拥有但现在已经失去的土地的怀念,这块土地如今已被官府占据。"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则是她每次走出家门,看见远方的山水,都会心生迷茫,无奈和困惑。最终,“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表达了贫妇对官府主管的渴望,她愿意长时间地跪拜以求得到救济,这个“啼”字更添了一份哀婉和无助。整首诗通过贫妇的话语,展现了底层人民生活中的苦难,以及他们对于改善命运的渴望。这种对话体的写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贴近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元结

100首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生卒见元结墓表)中国唐代文学家。聱叟。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
舟过滕王阁
清·陆初望
游子浩然归故关,浮生不及水云间。长江孤棹飘零酒,古驿斜阳破碎山。梦里慈亲添白发,秋来病妇减朱颜。滕王阁下思风伯,肯借帆风顷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