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
山
溪
·
腊
日
游
尧
山
春
前
信
息
,
到
处
欢
声
满
。
旌
旆
出
西
郊
,
拥
笙
歌
、
婵
娟
两
畔
。
东
巡
事
往
,
空
有
雪
中
山
,
仙
驭
悄
,
古
风
间
,
谩
动
吟
人
叹
。
天
边
身
世
,
况
值
重
华
旦
。
击
壤
访
遗
民
,
想
如
云
、
望
中
不
断
。
功
名
休
论
,
齐
楚
共
唐
虞
,
开
口
笑
,
插
花
归
,
更
候
清
秋
晚
。
节日
写景
怀古
抒情
秋节
赞美
名胜
城市
山水
田园
悼亡
赏析
这首《蓦山溪·腊日游尧山》是宋代词人黄裳的作品,描绘了冬日腊日游览尧山的场景。词的上片通过“春前信息”和“旌旆出西郊”的热闹气氛,展现了节日的喜庆与出游的兴致。"婵娟两畔"暗示了美景相伴,而“雪中山”和“古风间”则寓含了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静谧,引发诗人深深的感慨。下片转而抒发词人的身世之感,以“天边身世”起笔,表达了远离尘嚣的心境。在这样的时刻,词人“击壤访遗民”,想象着与百姓同乐的情景,展现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功名休论”表达词人超脱世俗名利的态度,他更愿意“齐楚共唐虞”,追求和谐安宁的生活。最后,“开口笑,插花归,更候清秋晚”描绘了词人悠然自得,期待着清秋佳节的到来。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游历为线索,融景色描绘、个人感慨和理想寄托于一体,展现了词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向往和谐的社会风貌。
黄裳
724首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