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
堂
晚
年
尘
事
少
,
閒
境
道
情
多
。
汗
简
知
千
古
,
灵
龟
见
一
毫
。
更
寻
何
处
乐
,
休
讼
此
生
劳
。
名
利
虽
然
好
,
谁
瞻
数
仞
高
。
写景抒情
抒情哲理
励志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晚年尘事少”,点明了诗人已进入人生的暮年,尘世的琐事逐渐减少,生活变得简单宁静。接着,“闲境道情多”则透露出在这样的闲适环境中,诗人更多地沉浸在对道家哲学的思考与感悟之中。“汗简知千古”,汗简指的是古代书写用的竹简,这里借指历史文献或书籍。诗人通过阅读这些记载着千年往事的书籍,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历史的深邃与广阔。“灵龟见一毫”,则运用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典故,以灵龟象征长寿与智慧,暗示诗人通过内心的洞察,能够从微小的事物中领悟到宇宙的真理与生命的真谛。“更寻何处乐,休讼此生劳”,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并非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或争斗,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因此,他选择远离纷扰,不再参与无谓的争执,而是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和谐。最后,“名利虽然好,谁瞻数仞高”,诗人反思名利的诱惑,指出即使名利能带来一时的荣耀与地位,但真正值得追求的应该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境界。他提醒人们,不应被世俗的追求所束缚,而应追求更高远的人生目标,即达到心灵的高度,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与自然宇宙之间关系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
黄裳
724首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列子》引逸诗
先秦·无名氏
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
明·陈献章
三尺龙泉八尺身,书生胆气欲惊人。亦遣偷儿知我辈,还将直道是斯民。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
偈八首(其二)
宋·释明辩
诤五眼,涌金春色晚。得五力,吹落碧桃华。唯證乃知难可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