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抒情哲理
励志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晚年尘事少”,点明了诗人已进入人生的暮年,尘世的琐事逐渐减少,生活变得简单宁静。接着,“闲境道情多”则透露出在这样的闲适环境中,诗人更多地沉浸在对道家哲学的思考与感悟之中。“汗简知千古”,汗简指的是古代书写用的竹简,这里借指历史文献或书籍。诗人通过阅读这些记载着千年往事的书籍,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历史的深邃与广阔。“灵龟见一毫”,则运用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典故,以灵龟象征长寿与智慧,暗示诗人通过内心的洞察,能够从微小的事物中领悟到宇宙的真理与生命的真谛。“更寻何处乐,休讼此生劳”,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并非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或争斗,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因此,他选择远离纷扰,不再参与无谓的争执,而是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和谐。最后,“名利虽然好,谁瞻数仞高”,诗人反思名利的诱惑,指出即使名利能带来一时的荣耀与地位,但真正值得追求的应该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境界。他提醒人们,不应被世俗的追求所束缚,而应追求更高远的人生目标,即达到心灵的高度,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与自然宇宙之间关系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

黄裳

724首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