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夜
题
旅
馆
退
飞
忆
林
薮
,
乐
业
羡
黎
庶
。
四
海
尽
穷
途
,
一
枝
无
宿
处
。
严
冬
北
风
急
,
中
夜
哀
鸿
去
。
孤
烛
思
何
深
,
寒
窗
坐
难
曙
。
劳
歌
待
明
发
,
惆
怅
盈
百
虑
。
写景抒情
怀古思乡
冬日
孤烛寒窗
情感惆怅
旅居异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寒冷的冬夜里,独自一人坐在简陋的旅馆中,心境凄凉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刻画,表现了自己对归乡之路的无限思念,以及面对严酷冬天和孤独生活的深沉哀伤。"退飞忆林薮,乐业羡黎庶"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园的怀念和对平凡农夫安稳生活的羡慕。这里的"林薮"象征着遥远的故乡,而"黎庶"则代表了普通百姓的宁静生活。"四海尽穷途,一枝无宿处"诗人通过自身的流离失所,表达了对广大世界的无奈和个人的渺小。"穷途"意味着到处漂泊,而"一枝"则强调了旅者孤独无依的状态。"严冬北风急,中夜哀鸿去"写出了冬天的凛冷与诗人内心的悲伤。北风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刻画,也象征着外界对个人的压力和打击。而"哀鸿"二字,则传达了深夜中诗人哀伤的心声。"孤烛思何深,寒窗坐难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里,借助微弱的烛光沉浸于深深的思考之中。"孤烛"和"寒窗"共同营造了一种冷清孤独的氛围,而"思何深"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之复杂。"劳歌待明发,惆怅盈百虑"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即将启程的心情,虽然内心充满忧愁,但依然期待着黎明的到来,以便继续自己的旅途。这里的"劳歌"暗示了诗人的疲惫和无奈,而"惆怅盈百虑"则是对前路未卜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诗通过对夜、寒、风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以及对家园、生活的怀念,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未来不确定命运的担忧。
钱起
435首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