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固
山
晚
眺
飞
舄
林
端
迎
虎
竹
,
山
钟
初
报
晚
停
云
。
霞
迎
远
浦
迷
帆
影
,
潮
落
长
堤
聚
浪
纹
。
月
出
中
天
双
岛
见
,
鸟
归
何
处
一
江
分
。
凭
阑
共
说
南
泠
守
,
脉
脉
今
宵
更
忆
君
。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月夜
思乡
秋景
看鸟
名胜
江海
赏析
此诗描绘了北固山傍晚时分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飞舄林端迎虎竹”,以“飞舄”象征轻盈的行旅,巧妙地将人与自然景象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山钟初报晚停云”,山中的钟声在傍晚响起,似乎为一天的忙碌画上休止符,云彩也仿佛被这钟声所触动,缓缓散去,营造出宁静而祥和的意境。接着,“霞迎远浦迷帆影,潮落长堤聚浪纹”,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江面,霞光与帆影交织,显得既神秘又迷人;潮水退去后,长堤上聚集着波浪留下的细腻纹路,展现出大自然的细腻与和谐。这两句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傍晚时分江面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月出中天双岛见,鸟归何处一江分”,月亮升起,照亮了远处的岛屿,同时也暗示着夜晚的来临;群鸟归巢,却不知它们栖息于何处,留下了一片宁静与思考的空间。这两句通过月光、岛屿、归鸟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凭阑共说南泠守,脉脉今宵更忆君”,诗人站在栏杆旁,与友人一同回忆起南泠(可能指某地或某种情感)的守候,此刻的思念之情如同涓涓细流,绵延不绝。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引人深思。综上所述,这首《北固山晚眺》不仅描绘了北固山傍晚的美丽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时间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思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全州道中
明末清初·屈大均
五日松林引,三朝谷口迷。孤村阴雨外,古道白云西。风定分泉响,山深少鸟啼。故乡不可望,千里草萋萋。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