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
怀古
咏物
写花
思乡
送别
春光
感叹时光
落花伤情
母爱

赏析

这首《乳燕飞》(其一)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开篇“情网丝丝绾”,以丝线比喻情感的缠绵,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割舍。接着,“问花神、飘香坠粉,是谁分判”一句,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借花神之口,询问这世间情感的起落,是何力量所为,引人深思。“才见花开花又落,不念惜花人惋”两句,通过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暗喻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禁不得、猛风吹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使得美好的事物终归破碎。“总有游魂知旧路,奈匆匆、短劫韶光换”中,“游魂”象征着那些曾经存在过但已逝去的事物或情感,它们虽然知道旧路,却无法阻止时间的更迭,韶光易逝。这一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空怅望,海山远”则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海山远,意味着距离遥远,难以触及,增加了情感的哀愁和无奈。“优昙那许常相伴,照慈帏、残灯尚在,梦回不见”几句,以优昙花比喻短暂而珍贵的美好,即使在慈母的残灯下,也难以留住梦境中的美好,体现了对亲情和美好回忆的珍惜与留恋。“十二碧城缥缈处,去去来来如幻”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虚幻而又真实的存在感,暗示了人生的虚无与追求的幻象。“倩好手、图成小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尝试捕捉,希望将其永恒保存。“尘世自生烦恼障,暮年人、咄咄书空唤”则是对世俗烦恼和老年孤独的感慨,晚年之人面对生活的无奈和内心的呼唤,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司花史,瑶池畔”可能是指守护花神的史官,位于瑶池边,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守护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亲情、时间、梦想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是清代女性文学中的佳作。

顾太清

364首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猜您喜欢

拟古赠友人别
明·刘崧
上山采兰苕,下山采杜蘅。采之何所为,将以遗远行。君行日以远,欢会日以浅。乡心一千里,日逐车轮转。石林夏气清,憩马到江干。杂佩粲琼玖,长祛峨弁冠。驱驰道旁子,赪颜触烦热。永.....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其一)
宋·李之仪
谁人月下奏云和,一夜繁枝向北多。长笛未须论旧恨,且留幽思待阴何。
赠相者
宋·姚镛
眼白骨多屯,还能阅世人。空灵三寸舌,不疗一生贫。岁晚离骚国,天涯放逐臣。相过话人物,京洛尚风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宋·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沈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幽芳记十六首(其六)杜鹃
明·彭日贞
望帝哀何极,荒山白日昏。疏枝染啼血,怨杀海棠魂。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唐·杜甫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
元末明初·王冕
溪谷冰霜春到迟,老夫长夜只吟诗。凭谁说与中朝士?此是江南第一枝。
催雪·珍珠兰
清·沈岸登
筼节缘枝,棕丝缀叶,小蕊不争浓艳。为檀枕平分,钿钗一半。谁载楚江轻桨,但故国、情多长悽惋。雕笼密认,翠禽红爪,也输纤软。深院。残暑换。每闻处隔帘,倦时遗簟。还付与朝朝,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