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
居
杜
门
久
废
笔
砚
兹
因
卜
筑
辄
有
所
感
不
免
破
戒
作
数
语
呈
诸
亲
友
平
生
事
幽
讨
,
性
与
山
水
便
。
晚
岁
辟
三
径
,
颇
喜
得
地
偏
。
远
不
去
桑
梓
,
近
与
松
楸
连
。
青
山
枕
其
后
,
流
水
绕
其
前
。
群
山
更
簇
簇
,
左
右
相
周
旋
。
栋
宇
虽
未
立
,
气
象
已
足
观
。
旁
人
笑
我
拙
,
空
囊
无
一
钱
。
何
苦
欲
架
屋
,
作
此
烦
恼
缘
。
我
岂
不
自
知
,
老
去
将
终
焉
。
游
居
与
寝
卧
,
安
可
无
数
椽
。
人
生
七
十
稀
,
自
古
尝
有
言
。
我
今
五
十
七
,
髭
鬓
已
皤
然
。
纵
使
此
身
健
,
前
去
能
几
年
。
仕
宦
虽
龃
龉
,
亦
复
忝
蕃
宣
。
向
来
为
亲
养
,
犹
或
强
著
鞭
。
今
既
成
永
感
,
前
事
都
弃
捐
。
傥
或
未
死
灭
,
誓
将
老
林
泉
。
遂
此
卜
筑
志
,
闭
门
日
高
眠
。
栽
花
满
我
屋
,
种
竹
环
我
园
。
山
上
创
一
堂
,
湖
中
具
一
船
。
从
容
与
亲
旧
,
取
次
中
圣
贤
。
虽
无
万
钟
禄
,
虽
无
二
顷
田
。
胸
中
富
丘
壑
,
眼
界
饱
风
烟
。
自
足
了
一
世
,
此
外
休
问
天
。
抒情
写景
怀古
哲理
写山
亲情
表达自我
心态
隐逸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退隐生活的追求。开篇"平生事幽讨,性与山水便"表明诗人性格中就有喜欢清静和山水的倾向,而到了晚年,他选择了三径(道教修行的地方之一),喜爱得到偏僻之地,远离尘世。"远不去桑梓,近与松楸连"则表现出诗人对故土的留恋和对自然界的亲近感。"青山枕其后,流水绕其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的住所背靠青山,面向流水,这样的环境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群山更簇簇,左右相周旋"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自然景观的美好。尽管栋宇还未建成,但从气象上已能感受到一片自在的生活氛围。而旁人的嘲笑和物质上的贫乏,并没有动摇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我岂不自知,老去将终焉。游居与寝卧,安可无数椽"表达了诗人对于年龄增长和生命有限的认识,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接受。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七十稀、自己已五十七岁的感慨,以及对于仕途的看淡和选择永远留在山林之间的决心。"遂此卜筑志,闭门日高眠。栽花满我屋,种竹环我园。山上创一堂,湖中具一船"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状态的设想和描绘。最后,"从容与亲旧,取次中圣贤。虽无万钟禄,虽无二顷田。胸中富丘壑,眼界饱风烟。自足了一世,此外休问天"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物质财富的淡然,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自然美景的满足感。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归隐山林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
吴芾
1146首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