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庭
霜
/
满
庭
芳
·
墨
梅
脂
泽
休
施
,
铅
华
不
御
,
自
然
林
下
真
风
。
欲
窥
馀
韵
,
何
处
问
仙
踪
。
路
压
横
桥
夜
雪
,
看
暗
淡
、
残
月
朦
胧
。
无
言
处
,
丹
青
莫
拟
,
谁
寄
染
毫
工
。
遥
通
。
尘
外
信
,
寒
生
墨
晕
,
依
约
形
容
。
似
疏
疏
斜
影
,
蘸
水
摇
空
。
收
入
云
窗
雾
箔
,
春
不
老
、
芳
意
无
穷
。
梨
花
雨
,
飘
零
尽
也
,
难
入
梦
魂
中
。
写景
咏物
写花
抒情
梅花
冬天
寒
场景
赏析
这首宋词《满庭霜·满庭芳·墨梅》是周纯的作品,以墨梅为题材,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寄托。开篇“脂泽休施,铅华不御”描绘了墨梅不施脂粉,天然质朴的风姿,强调其清雅脱俗。接着,“欲窥馀韵,何处问仙踪”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格的仰慕,暗示寻找其精神世界的向往。“路压横桥夜雪,看暗淡、残月朦胧”通过夜晚的雪景和朦胧的月光,烘托出墨梅在寂静中的孤独与坚韧。接下来,“无言处,丹青莫拟,谁寄染毫工”赞美墨梅难以用画笔完全捕捉的神韵,暗示其超凡的艺术魅力。上片末尾,词人将思绪延伸至远方,通过“遥通。尘外信,寒生墨晕,依约形容”表达对梅花远离尘世的纯净和清冷的感知。下片继续描绘梅花的姿态,“似疏疏斜影,蘸水摇空”,如同水中倒影般摇曳生姿,展现出其动态美。最后,“收入云窗雾箔,春不老、芳意无穷”赞美墨梅虽在严冬却能保持永恒的春意,寓意其精神的不朽。结尾“梨花雨,飘零尽也,难入梦魂中”则表达了词人对墨梅深深的喜爱,即使现实中难以再见,仍希望能将其留在梦境之中。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墨梅为载体,寓言抒怀,既赞美了梅花的形神,又寄托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情感追求。
周纯
4首
僧。后依解潜,久留荆楚,故亦自称楚人。少为浮屠。蹈冠游京师,以诗、画为佛事,都下翕然知名,士大夫多与之游。画家于人物必九朽一罢,谓先以土笔扑取形似数次修改,故曰九朽,继以淡墨一描而成,故曰一罢,罢者毕也。纯独 假乎此,落笔便成,而气韵生动。每谓人曰:“书、画同一关捩,善书者又岂先朽而后书邪?”有石鼎联句图传于世。《画继、后村题跋》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醉归
宋·许棐
半醉归来卧不成,月华霜彩烂中庭。茶铛冻结香匜冷,只把梅花嗅得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