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
冠
我
初
种
鸡
冠
,
其
小
乃
毫
芒
。
曾
未
得
几
时
,
忽
已
过
我
长
。
根
株
既
猥
大
,
枝
叶
亦
开
张
。
吐
花
凌
朝
曦
,
生
意
殊
未
央
。
阴
风
自
西
来
,
惨
淡
驱
清
霜
。
一
夜
忽
变
故
,
叶
萎
花
已
黄
。
当
此
繁
盛
时
,
为
尔
赏
壶
觞
。
及
今
乃
腐
草
,
好
玩
安
可
常
。
呼
童
尽
剪
拔
,
昔
恐
践
踏
伤
。
庭
除
稍
旷
阔
,
耳
目
加
清
凉
。
竹
枝
久
蒙
蔽
,
迥
立
独
苍
苍
。
写物
写花
写景
抒情
季节
夏天
情感
伤感
咏物
鸡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鸡冠花从幼苗到凋零的全过程,充满了对自然生长与衰败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鸡冠花从微小到繁盛,再到枯萎的变化,寓意深刻。“我初种鸡冠,其小乃毫芒。” 开篇即点明了鸡冠花的初始状态,细小如同毫毛,形象地描绘出它的微不足道。“曾未得几时,忽已过我长。” 描述了鸡冠花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超越了诗人的预期,表现了生命的蓬勃与活力。“根株既猥大,枝叶亦开张。” 继续描述鸡冠花的成长,根茎壮大,枝叶茂盛,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吐花凌朝曦,生意殊未央。” 鸡冠花在朝阳下绽放,生机勃勃,似乎永远不会停止。然而好景不长,“阴风自西来,惨淡驱清霜。” 一阵阴冷的风吹来,清霜驱散,预示着美好时光即将结束。“一夜忽变故,叶萎花已黄。” 夜晚过后,鸡冠花突然凋零,叶子枯萎,花朵变黄,生命走向尽头。“当此繁盛时,为尔赏壶觞。” 在鸡冠花最繁盛的时候,诗人欣赏并为之举杯庆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及今乃腐草,好玩安可常。”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鸡冠花最终化为腐草,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保持。“呼童尽剪拔,昔恐践踏伤。” 为了保护庭院的整洁,诗人吩咐仆人将鸡冠花剪除,避免它可能带来的破坏。“庭除稍旷阔,耳目加清凉。” 庭院变得更为开阔,空气也显得更加清新,仿佛是为迎接新的开始。“竹枝久蒙蔽,迥立独苍苍。” 最后,诗人提到庭院中的竹子,它们经历了长时间的遮挡,现在独立挺立,显得格外苍翠。整首诗通过鸡冠花的生长与凋零,反映了自然界万物的生老病死,以及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珍惜当下、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哲学。
孔平仲
860首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您喜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一落索·咏风鸢
清·董元恺
鸷鸟凭空而起。云霄堪致。青春一线上青天,禁得无声堕地。怪底轻狂可喜。欲飞还止。十年前事忆儿童,此日依然故纸。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