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天
桃花
写雨
山水
田园
动物
鸣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中的江南景色,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然之美。首句“风轩红杏散馀霞”,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景象:微风吹过轩窗,红艳的杏花在余晖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天边的晚霞散落在人间。这里运用了“散”字,生动地表现了花朵在春风中轻盈的姿态,以及夕阳余晖的柔和与温暖。次句“堤草青青桃欲花”,转而描绘了河边的景色。青翠的草地与即将绽放的桃花相映成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欲”字,暗示了桃花即将盛开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第三句“寒食清明看又近”,点出了季节的更替。寒食节和清明节将至,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到来。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满川烟雨乱鸣蛙”,以雨后的烟雾弥漫的河川为背景,描绘了雨后青蛙的鸣叫。雨后的空气湿润而清新,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青蛙的鸣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活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中的江南风光,既有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情感深沉而不失清新,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倪瓒

296首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