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月
十
五
日
雨
作
风
轩
红
杏
散
馀
霞
,
堤
草
青
青
桃
欲
花
。
寒
食
清
明
看
又
近
,
满
川
烟
雨
乱
鸣
蛙
。
写景
春天
桃花
写雨
山水
田园
动物
鸣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中的江南景色,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然之美。首句“风轩红杏散馀霞”,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景象:微风吹过轩窗,红艳的杏花在余晖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天边的晚霞散落在人间。这里运用了“散”字,生动地表现了花朵在春风中轻盈的姿态,以及夕阳余晖的柔和与温暖。次句“堤草青青桃欲花”,转而描绘了河边的景色。青翠的草地与即将绽放的桃花相映成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欲”字,暗示了桃花即将盛开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第三句“寒食清明看又近”,点出了季节的更替。寒食节和清明节将至,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到来。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满川烟雨乱鸣蛙”,以雨后的烟雾弥漫的河川为背景,描绘了雨后青蛙的鸣叫。雨后的空气湿润而清新,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青蛙的鸣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活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中的江南风光,既有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情感深沉而不失清新,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倪瓒
296首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猜您喜欢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江南
汉·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问津亭联
清·吴恭亨
渔父不来,桃花何处;空亭独坐,流水自闲。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