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中
寄
休
师
三
首
(
其
三
)
僧
窗
寄
榻
断
来
车
,
一
饭
供
盘
只
野
蔬
。
疠
鬼
见
侵
宁
有
智
,
我
今
皮
骨
已
无
馀
。
抒情
病中情感
怀想友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以及面对疾病时的无奈与坚韧。首句“僧窗寄榻断来车”,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因病卧床,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的情景。僧窗,暗示了环境的清静与超脱世俗;寄榻,说明了诗人暂时栖身于僧舍,寻求安宁与疗养。断来车,则强调了与外界的隔离,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与纷扰都与他无关。次句“一饭供盘只野蔬”,进一步描述了诗人饮食的简朴。一饭,表明饮食的单一;供盘,指的是食物摆放在盘中;只野蔬,说明餐桌上只有野菜,没有其他丰盛的食物。这不仅体现了生活的朴素,也反映了诗人对疾病的无奈接受,以及在困境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后两句“疠鬼见侵宁有智,我今皮骨已无馀”,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深刻感悟。疠鬼,古代传说中的疫神,这里借指疾病。宁有智,意为难道还有智慧可以对抗?我今皮骨已无馀,意味着病痛已经侵蚀到身体的每一部分,形容病体之重。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性的认识,以及在病痛面前的无力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说,无论疾病多么强大,都无法剥夺他对生命的尊重与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病痛对个体生活的影响,以及人在面对逆境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
郭祥正
1431首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您喜欢
病中数会张道士见讥以此荅之
唐·白居易
亦知数出妨将息,不可端居守寂寥。病即药窗眠尽日,兴来酒席坐通宵。贤人易狎须勤饮,姹女难禁莫慢烧。张道士输白道士,一杯沆瀣便逍遥。
春尽夜坐三首(其一)
宋·杨万里
春光草草病中休,病眼逢春道是秋。祗有青灯怜此老,伴人无睡照人愁。
病中得晁应之秋怀诗
宋·张耒
西风堂下飞黄叶,病卧空床白日高。疲薾扶行孤竹杖,萧条隐几两霜毛。散花有客谈真实,烧药无人过寂寥。怪得晚来头目快,新诗秋兴苦飘飘。
病中书怀
清·曹禾
秋色淹高枕,萧疏镇日闲。官贫人不问,性冷病相关。深雨成空谷,虚亭对远山。岩峦时入梦,适兴一跻攀。
卧病
唐·许浑
寒窗灯尽月斜晖,佩马朝天独掩扉。清露已凋秦塞柳,白云空长越山薇。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
病中答刘书记见赠
唐·李山甫
病来双树下,云脚上禅袍。频有琼瑶赠,空瞻雪月高。已知捐俗态,时许话风骚。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劳。
谢张功父送牡丹
宋·杨万里
病眼看书痛不胜,洛花千朵唤双明。浅红酽紫各新样,雪白鹅黄非旧名。抬举精神微雨过,留连消息嫩寒生。蜡封水养松窗底,未似雕栏倚半酲。
病中答黄全之
明·佘翔
伏枕当春暮,穷愁岂有宽。腰应疑沈约,鬓已似潘安。诗草床头废,烟花梦里看。多君金石赠,病起欲加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