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边塞
怀古
写战乱或死亡
历史

赏析

这首诗《伤如之何》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首句“汉武事远征”,开篇即点明主题,汉武帝时期的大规模对外征战。接着“征夫与家别”一句,将读者带入战争的残酷现实,士兵们被迫远离家乡,与亲人分离。这种离别是战争不可避免的代价,预示着接下来的描述将充满悲伤和哀痛。“几人衣锦还”一句,表达了对战争中幸存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归来,衣锦还乡,享受胜利的荣耀。然而,紧接着的“多为原上血”却揭示了残酷的真相——在战争的洪流中,大多数士兵未能幸免于难,他们的生命如同草芥,最终化为战场上的尘埃。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弱。一方面是对英勇士兵的赞美与期待,另一方面则是对战争无情摧毁生命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这短短的四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战争的惨烈画面,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牺牲者的深切同情。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战争的直接描写,引发了人们对战争本质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郭祥正

1431首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