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
句
七
首
(
其
四
)
江
南
女
儿
年
十
五
,
两
髻
丫
丫
面
粉
光
。
小
红
船
上
采
莲
叶
,
北
客
初
来
应
断
肠
。
江南风情
咏物
情感
思乡
少女采莲
写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少女采莲图景,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气息和浓厚的生活情趣。首句“江南女儿年十五”,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年龄,江南女子,正值青春年华,充满活力与生机。接着“两髻丫丫面粉光”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少女的俏皮可爱与肌肤的细腻光滑,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她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小红船上采莲叶”一句,将画面进一步展开,少女们乘坐着小巧的红色船只,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采摘莲叶,这样的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最后一句“北客初来应断肠”,则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这一场景的深深触动与感慨。北方的客人初次来到江南,被这如画般的景象所吸引,甚至为之动情,难以自已。这句话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巧妙地将读者带入情境,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验到那份独特的江南韵味。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江南少女采莲的美好画卷,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马祖常
258首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其七)
宋·赵必?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题赵学士色竹图
元末明初·刘基
竹性本孤直,磬折良可怜。由来刚介有摧挫,岁寒然后知真坚。虚堂无人清气会,日满高林风影碎。漆园胡堞去茫茫,今落潇湘苍玉佩。我思美人淇水隈,路永莫致增悲怀。雪霜纷糅嘉实晚,不.....
春夜谣
明·谢晋
花梢日堕房栊黑,蜡炉初烧画屏侧。翠鬟重整待归筵,嘶马无声桂花陌。嫦娥唤月出海宫,薄云碎帖鱼鳞红。徘徊徐下阶瑶立,下尽荼蘼阴转东。莺魂蝶梦芳丛底,飘荡春风一千里。重城漏断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