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湟
书
事
二
首
(
其
二
)
波
斯
老
贾
度
流
沙
,
夜
听
驼
铃
识
路
赊
。
采
玉
河
边
青
石
子
,
收
来
东
国
易
桑
麻
。
边塞
商业贸易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河湟书事二首(其二)》,描绘了波斯商人穿越流沙的艰难旅程,以及他们在遥远之地的生活与贸易活动。诗中充满了对异域风情的描绘和对商旅生活的细腻刻画。首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开篇即点明主题,波斯的老商人穿越茫茫流沙,展现了一幅壮阔而艰辛的画面。流沙象征着旅途的险阻与未知,也暗示了商人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次句“夜听驼铃识路赊”,进一步描绘了商人在夜晚行进的情景。驼铃声声,不仅为行进中的商队指引方向,也是他们孤独旅程中唯一的伴奏。这里的“赊”字,既指道路漫长,也暗含了商人们在艰苦环境中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后两句“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则将视角转向了商人的具体活动。他们采集河边的青石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却可能成为交易中的重要商品。通过与东方国家的交换,这些石子可以转化为生活所需或用于其他用途,体现了商人们广泛而深入的贸易网络。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商人们跨越千山万水,进行跨地域贸易的场景,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勇气与智慧,也折射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马祖常
258首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