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退
便
禅意哲理
秋季节气
山水写景
偈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者的困境和追求。"进无前,退无后"描绘了在修行路上既无停滞也无后退的境况,强调了持续精进的决心。"毫发参差,便成窠臼"则意味着即使是最微小的偏差,也可能陷入固定的模式或思维框架,暗示着修行者需要不断超越自我,避免落入常规。"八月二十五,洞山离查渡",日期具体到农历,可能暗指某个重要的禅修节点或者个人心路历程中的转折点。"洞山"和"离查渡"可能是地名,象征着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变,或是从尘世到心灵深处的跨越。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修中对突破自我、不断超越的追求,以及对摆脱世俗束缚、寻求内心解脱的深刻理解。

猜您喜欢

八月十四日与胡冠海左叔固张禔乔秦楘共于双溪观月
清·姚鼐
万松堤俯石潭深,挈榼携筇更一寻。月自峰头开碧宇,人于露下坐青林。归樵寂寂时穿径,凉吹萧萧每入襟。胜地良宵何所语,水流山峙总无心。
舟泊竹筱港夜坐诵后山诗
宋·袁说友
沙岸人归后,船窗月上时。霜风竹筱港,灯火后山诗。岁晚羁怀恶,江空熟路迟。邻舟一樽酒,不使老夫知。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六五)
宋·释智朋
通身是病通身药,病去依前药自除。木落秋空山骨露,何须一默对文殊。
菩萨蛮(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郑元昭
蝉声莫更鸣高树。乡关南望知何处。翠竹舞修墙。风多长日凉。书来良慰我。报道红薇好。往岁恼无花。今年开最佳。
偈(其一)
唐·普化和尚
少室人不识,金陵又再来。临济一只眼,到处为人开。
题大圆庵(其二)
宋·李复
焚香置榻拂氍毹,困倚蒲团坐结趺。丈室曾瞻一居士,台山岂有两文殊。信心自得超三界,明眼何尝滞四隅。伯雪相逢能目击,电机已笑涉泥涂。
宋·释子鸿
一不守,二不向,上下四维无等量。大洋海里泛铁船,须弥顶上翻鲸浪。临济缩却舌头,德山阁却拄杖。千古万古独巍巍,留与人间作榜样。
偈颂十四首(其二)
宋·释印肃
大家同受用此且富贵,不妨普庵一穴真风水。乾坤巽,本无位。二十四向绝遮栏,非舌头人云心地。也无贱,也无贵,眼耳鼻舌通身意。无限山人不识龙,从前总是虚劳费。千峰万峰连不断,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