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
抒情
山水
怀古
读书
情感
思乡
哲学
哲理

赏析

这首宋朝赵友直的《漫兴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偃息林皋与世违”,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与世隔绝,自在逍遥。次句“兴来长啸不妨痴”,写出了诗人随性而为,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即使偶尔发出长啸,也无人非议其痴态。“素怀欲辟留侯谷,僻性耽茹角里芝”两句,诗人以留侯张良自比,渴望开辟一处像张良隐居的山谷一样的地方,沉溺于自然与道家思想,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里的“角里芝”可能指的是道家传说中的仙草,象征着超脱世俗的追求。“漫谓五湖真乐事,须誇三径足幽栖”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在山水之间过着简朴生活就是真正的快乐,无需追求世俗的繁华。最后,“时人何用讯名氏,久矣迂疏不自知”则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不愿被世人打扰,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姓名,沉浸在自我世界中,悠然自得。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与隐逸生活的理想,以及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