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秋
清
秋
独
立
望
殊
方
,
粉
堞
遥
瞻
埤
堄
长
。
水
满
苍
江
平
巨
硖
,
风
交
翠
木
乱
寒
塘
。
滞
留
晚
岁
违
公
府
,
准
拟
明
年
入
帝
乡
。
多
病
早
衰
才
不
振
,
豫
惭
无
赋
奏
长
杨
。
写景秋日
抒情
秋节
怀才不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公溯在清秋时节独自站立,眺望远方的情景。他目光所及,是远处的城墙和护城河,水面平静如镜,映照着两岸的苍翠树木。江水充盈,巨石峡湾也被填平,秋风吹过,使得林中的寒塘泛起涟漪。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滞留在外,未能回到公府任职,计划着来年或许能进入京城。然而,诗人自谦身体多病,才华不再如昔日般旺盛,对于无法写出壮丽的诗篇以颂扬朝廷之事感到惭愧,暗示了他对未能贡献于国家文学的遗憾。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仕途和自身境况的感慨。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