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隐
君
九
龄
适
轩
陶
公
勋
业
在
姑
苏
,
扁
舟
归
来
春
水
湖
。
张
良
亦
从
赤
松
子
,
抛
掷
兵
閒
黄
石
书
。
平
吴
戮
项
本
无
事
,
所
适
定
非
真
适
意
。
战
酣
人
境
强
回
头
,
晚
乃
逍
遥
脱
尘
累
。
先
生
之
适
真
天
然
,
浩
气
养
得
归
林
泉
。
一
生
袖
却
夺
标
手
,
名
利
过
眼
如
云
烟
。
清
风
丈
室
数
椽
足
,
幕
天
席
地
月
为
烛
。
径
有
幽
花
杖
履
香
,
窗
延
野
竹
缥
缃
绿
。
天
边
白
云
不
可
呼
,
空
中
野
鹤
随
所
如
。
延
年
美
意
复
谁
解
,
拂
麈
岸
巾
聊
自
娱
。
松
纹
簟
滑
琉
璃
色
,
卧
展
南
华
书
一
帙
。
先
生
之
适
真
天
然
,
不
速
还
嗔
叩
门
客
。
写景抒情
田园
山水
赞颂
读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谔所作的《严隐君九龄适轩》,通过对严隐君的描绘,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高尚情操。首句“陶公勋业在姑苏”,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引,暗示严隐君的志趣。接下来,“扁舟归来春水湖”描绘了他乘舟归来的场景,流露出闲适之情。“张良亦从赤松子,抛掷兵闲黄石书”借张良弃政归隐的故事,表达严隐君放下权谋的决心。诗人认为,严隐君的归隐并非被迫,而是出于内心的真正意愿。“平吴戮项本无事,所适定非真适意”暗指他曾经的功业与如今的归隐形成对比,表明他更重视心灵的宁静。“战酣人境强回头,晚乃逍遥脱尘累”进一步强调严隐君在经历世事之后,选择超脱尘世,享受自由的生活。“先生之适真天然”反复强调他的生活方式符合自然之道,不受世俗名利牵绊。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严隐君居所的简朴和环境的清幽,如“清风丈室数椽足,幕天席地月为烛”,展现了他的高雅情趣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诗人以“松纹簟滑琉璃色,卧展南华书一帙”描绘其阅读道家经典的生活画面,再次强调他的心境与自然的契合。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严隐君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欣赏和羡慕。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