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离别
抒情
悼亡
情感
思乡
思念
春天
伤别离
婉约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开篇“展卷长吟”,诗人展开画卷,吟诵着满纸的词句,字里行间弥漫着泪水的痕迹,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激荡与哀痛。接着,“叹斯人、孤闱旅馆,悲秋嗟别”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身处孤寂的旅馆中,面对秋天的萧瑟景象,不禁感叹与亲人的离别之苦。接下来,“青鬓安仁凋几许,伤神奉倩哀何极”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哀伤之情,将个人的哀愁与历史人物的悲凉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怅飞琼,归逐彩云空,难寻觅”则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已离去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无法追寻回过去的无奈与遗憾。接下来,“春去也,芳华歇。人去也,音尘隔”两句,以季节更替和人事变迁为喻,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离别的残酷,使得情感更加浓烈。“况风帘梧影,倍增萧瑟”一句,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梧桐树下的风帘,映照出更加凄冷的氛围。最后,“彩笔休题描黛事,灵香恨少还魂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对生命中不可挽回的遗憾的感慨。“按红牙,一曲谱离鸾,声呜咽”则是以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通过弹奏离鸾曲,声音哀婉,将整个情感推向高潮,达到了一种心灵深处的共鸣。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合、岁月流转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