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西
鸿
线
写景
赞美
抒情
哲理
赠别
赞美学识
情相结合
草药寓意

赏析

此诗《赠督学朱金岳公二十韵》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以赞美督学朱金岳公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朱公德行与才能的高度评价。首句“奎壁文章秘府开”,以“奎壁”象征高远的学问与道德,暗示朱公学问深厚,道德高尚,如同星宿般照亮学术的殿堂。“轩輶使节赤霄来”,则以“轩輶使节”比喻朱公的使者,如赤霄之上的使者,带来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形象地描绘了朱公在学术与教育领域的贡献。“河图负瑞归东序,昆琬腾辉映上台”,运用“河图”、“昆琬”等古代文献的典故,进一步强调朱公的学问与品德如同珍贵的文献,不仅照亮了学术的殿堂,也映照着高层的智慧与光芒。“书藏禹穴今从探,赋拟霞标昔并裁”,通过“禹穴”与“霞标”的对比,表达了朱公在学问探索上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其作品的高超艺术水平。“三秀芝颜芬郁郁,九苞鸾彩美毰毸”,以“三秀芝”与“九苞鸾”象征朱公的美德与才华,如同珍稀的植物与美丽的鸟儿,展现出其人格魅力与艺术成就。“关西伯起综髦誉,冀北孙阳揽骏材”,引用历史典故,赞美朱公如同发现人才的伯乐,能够识别并培养杰出的人才。“夜雨屡沾岩下桂,春风先发岭头梅”,以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朱公的教诲如同春雨滋润,春风唤醒,滋养了学子的心灵与智慧。“冲牛宝剑拭龙匣,照乘明珠剖蚌胎”,通过宝剑与明珠的比喻,赞扬朱公的智慧与才华如同宝剑与明珠,既锋利又璀璨。“水镜澄莹祛夙障,玉壶皎洁绝纤埃”,以水镜与玉壶的意象,表达朱公的智慧如同清澈的水镜,能够去除心灵的障碍,如同纯净的玉壶,不染尘埃。“提衡万象低昂见,顿网弥天钜细该”,通过“提衡”与“顿网”的比喻,展现朱公的智慧与视野,如同秤杆能衡量万物,渔网能捕捉大小不同的鱼。“化入鸿垆销点雪,鸣从幽蛰试惊雷”,以“鸿垆”与“幽蛰”的意象,描绘朱公的智慧如同熔炉能融化冰雪,如同雷声能唤醒沉睡的生命。“孔铃再振蒙情觉,邹笛频吹淑气催”,引用孔子与邹衍的典故,表达朱公的教诲如同钟声与笛声,唤醒迷茫的心灵,催促美好的风气。“绪接遗文寻未坠,力扶大雅挽将颓”,强调朱公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努力,如同连接过去与未来,扶持高雅的文化,防止其衰败。“七盘险磴康庄出,百折狂澜砥柱回”,以“七盘”与“砥柱”的比喻,描绘朱公在困难与挑战面前,如同开辟康庄大道,如同砥柱支撑狂澜,展现出坚韧与智慧。“漫刺祇凭诗作介,握芳希托凤为媒”,以“漫刺”与“凤媒”的比喻,表达对朱公的敬仰与期待,如同借助诗歌作为媒介,希望得到朱公的指导与帮助。“环观璧沼欢含藻,思御龙门叹曝腮”,以“璧沼”与“龙门”的意象,描绘朱公的教育环境如同碧玉般的池塘,充满欢愉与智慧,如同龙门,令人向往。“就笼参苓供药物,倚墙桃李借栽培”,以“参苓”与“桃李”的比喻,表达朱公如同提供药物的草药,如同栽培桃李的园丁,为学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引导。“雕虫颇售铅刀割,绣虎宁辞袜线才”,以“雕虫”与“绣虎”的比喻,赞扬朱公在学术与艺术上的才华,如同雕刻师与绣虎匠,技艺高超。“誉窃片言轻鼎吕,价期一顾重驽骀”,以“鼎吕”与“驽骀”的对比,表达对朱公的赞誉如同轻视鼎与吕,如同重视劣马,体现了对朱公的极高评价。“作人倘附菁莪化,愿效南山歌有台”,以“菁莪”与“南山”的比喻,表达希望跟随朱公学习,如同在南山歌唱,展现对朱公教育理念的认同与追求。此诗通过对朱金岳公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在学术、教育、品德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也表达了对朱公的深深敬仰与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赞歌。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赠大沩和尚
唐·周朴
大沩清复深,万象影沈沈。有客衣多毳,空门偈胜金。王侯皆作礼,陆子只来吟。我问师心处,师言无处心。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玄珠歌(其十五)
唐·张果
玄珠玉树有根苗,水际连天永不凋。真火含虚如赤日,金华结魄六时潮。
寄然镜潭
宋·许棐
镜潭炯炯秋无底,著一纤云也是多。禅外当无些子事,如何犹有作诗魔。
季平为书“澹定村”三大字、并书赠“马来西极、龙卧南阳”二语为楹帖赋谢(其二)
清·丘逢甲
下笔真成千丈强,更将龙卧许南阳。何当窥井重炎火,天马西来汉道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