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写景
山水
抒情
世事哲理
冬日
猿声泉响
谧境劝讽
清晨感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东明禅院的景象,诗人黄宗羲通过钟声、雾气、猿啼和泉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钟声破山霭"展现了晨钟悠扬穿透山间薄雾,"绳床卷余梦"则暗示诗人从梦境中醒来。接下来的"雾交猿路迥,泉乱鱼心纵",通过猿猴在雾中的踪迹和鱼儿在泉水中的自由,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与生机。"断虹方斗日"描绘了一道彩虹横跨天际,与初升的太阳争辉,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与活力。"春禽有剩弄"则写春鸟在欢快地鸣叫,给静谧的山林带来生动的气息。"灰暖梯水田,树广贫居栋"两句,通过描绘梯田的温暖和简朴的居所,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感慨和对贫困生活的体察。最后,诗人感慨"世乱才息心,何免泉石讽",表达了在战乱平息后,自己仍然向往隐逸山林,希望能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超脱。整首诗以景寓情,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和个人心境的流露。

黄宗羲

40首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一字德冰,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猜您喜欢

岁暮舟居卧病怀寄金陵和上人
宋·贺铸
野泊岁云暮,念归期正赊。津童为过客,商舶是邻家。雪密鱼依罧,潮回蚌委沙。南州人健否,不寄早梅华。
饯中书侍郎来济
隋末唐初·李世民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和友人戏赠二首(其二)
唐·李商隐
迢遰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明珠可贯须为佩,白璧堪裁且作环。子夜休歌团扇掩,新正未破剪刀闲。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
山行
清·释敬安
松风始微动,山鸟犹未鸣。有客资神往,高咏发幽情。荒涂莽荆榛,樵牧亦罕经。灵源穷欲尽,忽闻鸡犬声。道人欢客至,伫立候柴扃。设食罗野疏,志意殊真诚。暧暧阳已微,皎皎月孤明。心.....
题创得斋(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石门进更步松岩,静色寒声迥不凡。谁道山中能驻景,午峰日影讶西衔。
温泉即事
唐·皇甫冉
天仗星辰转,霜冬景气和。树含温液润,山入缭垣多。丞相金钱赐,平阳玉辇过。鲁儒求一谒,无路独如何。
游石莲洞(其二)
明·邹元标
下榻万缘空,泠然欲御风。真人不可作,谁与论参同。
五微
明·释函是
一围寒玉影离微,独坐山头夜不归。晓露未乾窥石室,夕阳初下映柴扉。似怜高士埋空谷,犹听孤猿欲揽衣。梦断罗浮春尚早,北风吹雪雨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