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夜
闻
蛤
潇
潇
细
雨
养
莓
苔
,
杏
脸
初
舒
柳
眼
开
。
夜
静
倍
知
春
意
好
,
晚
风
时
送
蛤
声
来
。
写景
春意
夜晚
听声
雨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中独特的自然景象与细腻情感。首句“潇潇细雨养莓苔”,以“潇潇”形容细雨绵绵,滋养着莓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接着,“杏脸初舒柳眼开”运用拟人手法,将初春的景象比作少女的脸庞和柳树的嫩叶,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夜静倍知春意好”一句,通过对比夜间的寂静与春日的美好,强调了夜晚的宁静更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馨与和谐。最后,“晚风时送蛤声来”则以晚风中的蛤蜊叫声作为收尾,既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共存的主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夜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林占梅
614首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您喜欢
饮任文选宅
明·高叔嗣
敢谓齐年齿,常嗟抱夙心。文章知汝在,交契为谁深。华屋春灯艳,层城夜柝沉。赖蒙终夕话,客路一开襟。
忆家园廿六首(其二十六)稻田
明·顾清
侬家世业本耕农,远客思乡却自侬。柳外平畴夜来梦,万行新绿舞薰风。
菩萨蛮(其十七)
宋·张孝祥
冥濛秋夕漙清露。玉绳耿耿银潢注。永夜滴铜壶。月华楼影孤。佳人纡绝唱。翠幕丛霄上。休劝玉东西。乌鸦枝上啼。
菩萨蛮·秋夜
清·翁舆淑
浅云行散红霞敛。敛霞红散行云浅。中正月亭空。空亭月正中。砌蛩吟雨细。细雨吟蛩砌。灯烬欲阑更。更阑欲烬灯。
李伯东招饮观莲
明·方应选
偶赴青莲燕,言游碧玉池。龟将千叶戏,鸟向并头窥。灼灼影侵烛,盈盈香满卮。夜深忘去骑,总为惜花迟。
望江南·寄碧梧姊七首(其四)
清·谈印梅
相辞去,女伴得同踪。联袂月阶听蟋蟀,卷帘风槛对芙蓉。夜话一灯红。
寺居
明·贝琼
堪怜小儿女,相对色凄凉。有客夜元亮,无人候子桑。水萤飞宝地,山鸟入书堂。九曲溪头路,何时上小航。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