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抒情
秋节
写雨
夜宿
独客孤愁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在圆山庄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凄凉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寒冷、孤独、寂静以及自然界的细微声响一一展现出来。首句“夜气冷侵肤”直接点明了环境的寒冷,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夜风的刺骨。接着,“愁怜独客孤”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作为独自旅行者的孤独与忧愁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灯光寒顿缩,人影淡如无”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空旷。寒光微弱,人影模糊,似乎连自己都难以辨认,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近乎虚无的意境。这种描写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燐火前林出,鸮声隔涧呼”则引入了自然界的声音与景象,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远处的灯火与山涧传来的猫头鹰叫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却又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孤寂感。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深化了主题,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壮阔与人类的渺小。最后,“复闻窗外雨,凄绝滴檐梧”以雨声收尾,将外界的自然现象与内心的孤独情感紧密相连。雨滴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既是一种自然的音乐,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象,更蕴含了深深的哀愁与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深秋夜晚孤独而凄美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林占梅

614首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