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
清
都
·
东
园
暝
坐
,
用
吷
盦
韵
画
省
喧
笳
鼓
。
边
风
急
,
穷
秋
烟
暝
催
暮
。
蛮
熏
未
洗
,
吴
棉
自
检
,
薄
寒
珍
护
。
筝
弦
也
识
愁
端
,
渐
瑟
瑟
、
偷
换
雁
柱
。
更
送
冷
、
败
叶
声
乾
,
敲
窗
点
点
如
雨
。
琴
心
寄
远
难
凭
,
孙
源
閒
蜀
,
巴
水
连
楚
。
流
波
断
锦
,
孤
衾
怨
绮
,
梦
抽
离
绪
。
寒
声
已
度
关
塞
,
任
碎
捣
、
繁
砧
急
杵
。
数
丽
谯
、
廿
五
秋
更
,
乌
啼
向
曙
。
写景
秋天
怀古
情感
思乡
思念
落花
离别
送别
悲凉情感
自然声响
赏析
这首《宴清都·东园暝坐,用吷盦韵》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周岸登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东园独坐的画面。词的开篇通过“画省喧笳鼓”和“边风急”的描绘,展现了官署的热闹与边关的肃杀气氛。接着,“穷秋烟暝催暮”渲染了黄昏时分的凄凉景象。词人通过“蛮熏未洗,吴棉自检”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寒冷的体恤,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筝弦也识愁端”运用拟人手法,写筝弦似乎也能感知到词人心中的愁绪,随着瑟瑟的音调变化,仿佛有雁阵掠过,增添了寂寥之感。随后,“败叶声乾,敲窗点点如雨”以落叶和雨点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冷寂。进入下片,词人将思绪转向远方,表达了对孙源的怀念和对故乡蜀地、巴水的联想,孤独的锦被和绮梦中牵动的离愁交织在一起。结尾处,“寒声已度关塞”暗示了词人对边关战事的关注,而“乌啼向曙”则以自然景象寓言时光流逝,引出夜晚的更替。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境遇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