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楼
晚
兴
独
倚
阑
干
眺
夕
晖
,
山
城
秋
色
正
依
稀
。
蝉
声
不
定
风
枝
袅
,
虹
影
初
残
雨
意
微
。
看
去
墨
云
双
鸟
没
,
听
来
紫
塞
一
鸿
归
。
悠
然
清
兴
不
可
写
,
明
月
满
庭
梧
叶
飞
。
写景
秋景
山城
自然
山色
墨云
明月
梧叶
抒情
情感
悠然自得
赏析
这首《小楼晚兴》由明代诗人赵完璧所作,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诗人独自站在小楼栏杆旁,眺望夕阳西下的宁静画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首句“独倚阑干眺夕晖”,开篇点题,以“独”字凸显出诗人的孤独感,而“眺夕晖”则勾勒出一幅夕阳映照下的静谧景象。接着,“山城秋色正依稀”一句,将视线从个人转向了广阔的山城秋景,淡淡的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迷人。“蝉声不定风枝袅,虹影初残雨意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蝉鸣不绝于耳,随风摇曳的树枝增添了动态美;而彩虹的残影与微弱的雨意,共同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凉意的氛围。“看去墨云双鸟没,听来紫塞一鸿归”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墨云中的双鸟渐渐消失,紫塞边的一只鸿雁归巢,这些景象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引发了诗人对远方和归宿的思考。最后,“悠然清兴不可写,明月满庭梧叶飞”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面对如此美景,他感到难以用言语表达心中的愉悦与宁静,只能让明月洒满庭院,梧桐叶随风飘舞,成为这份美好情感的象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点绛唇·二首(其一)
宋·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风入松·息矮岭冚松林,用梦窗体
清·杨玉衔
疑听蛮海骇涛声。风静也长鸣。万龙夭矫拿云动,露爪鳞、薄暝初晴。头上绿天漏处,碎筛点点繁星。停鞭倚仗影零丁。衣袂峭寒生。尘缘愿为从游弃,奈留人、总是青青。移入画图犹欠,溪流.....
宿开元寺楼
唐·许浑
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月移珠殿晓,风遰玉筝秋。日出应移棹,三湘万里愁。
群贤宿山赋得暮云岩下宿
宋·释契嵩
微风静林杪,红日下岩阿。明月出已满,白云归未多。高应伴猿鹤,深不暗松萝。若弗为霖去,其如旱岁何。
客夜有怀乌程吴右公明府董芑章参谋两表兄
清·李绳远
一送滇池草,重行楚岸花。故人俱远宦,遥夕倍思家。沙暗三秋雁,河明八月槎。天风洞庭叶,萧飒坠霜华。
夕泛蓉湖
清·顾敩愉
向晚乘清兴,归桡傍水濆。波澄千岫翠,鸳梦半溪云。暮霭烟中暝,残钟花外闻。偶停青雀舫,来访白鸥群。芳渚多幽趣,虚襟扫俗氛。碧潭摩树影,明镜净霞文。载酒过前浦,吟诗对夕曛。舸.....
书示抱珠妹
清·俞庆曾
当时情味了无痕,此后思量总断魂。画尽寒灰书恨字,种来湘竹是愁根。那知身世安排错,如此华年岂忍论。扑面西风禁不得,残阳影里闭閒门。
尚湖
明·张洪
袅袅西风起白波,维舟无奈客愁何。江湖满地人来少,芦苇连天雁去多。咫尺不遑安信宿,百年能得几经过。自怜旧日嬉游处,都被农家插晚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