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会
上
人
院
鼓
角
城
中
寺
,
师
居
日
得
闲
。
必
能
行
大
道
,
何
用
在
深
山
。
破
衲
新
添
线
,
空
门
夜
不
关
。
心
知
与
眼
见
,
终
取
到
无
间
。
写景
抒情
哲理
城市
人物赞美
修心励志
译文
城中的寺庙鼓角声中,和尚每日都能清闲度日。
他一定能够实践大道理,何必一定要隐居深山之中。
破旧的僧袍新添了缝补,寺庙夜晚也不再紧闭门窗。
内心明白与亲眼所见,最终都能达到无间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鼓角城中寺庙的平静生活。"师居日得闲"表明僧人每天都能享受到片刻的安宁和清净。"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则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期许或赞扬,他们不需要隐遁深山就能够修炼成长,走上正道。"破衲新添线"形象地展示了僧侣们日常的劳作与修补,体现出一种简朴而自足的生活状态。"空门夜不关"则展现了寺庙的开放和包容,即使在夜晚也不关闭大门,显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开阔的情怀。最后两句"心知与眼见,终取到无间"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心灵修养和直接体验的认同,他们通过内心的感悟和实际观察,最终能够达到一种无分别、无边界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升华的主题。
杜荀鹤
330首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