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傅
郎
岁
暮
还
湘
州
诗
苍
茫
岁
欲
晚
,
辛
苦
客
方
行
。
大
江
静
犹
浪
,
扁
舟
独
且
征
。
棠
枯
绛
叶
尽
,
芦
冻
白
花
轻
。
戍
人
寒
不
望
,
沙
禽
迥
未
惊
。
湘
波
各
深
浅
,
空
轸
念
归
情
。
写景
抒情
地点
季节
冬天
情感
思乡
动物
沙禽
山水
赏析
此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行旅图景。开篇“苍茫岁欲晚,辛苦客方行”两句,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和旅途之辛勤,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疲惫,同时也映射出时光飞逝、岁月匆匆的无常。接着“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两句,则通过对大江与小舟的描写,展示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心境。这里的大江虽然平静,但仍有波澜,象征着即便是在宁静之中,也藏匿着动荡不安的情绪。而“扁舟独且征”则更凸显出诗人的孤单与行旅的艰辛。在“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两句中,棠枯指的是树木干枯不再有绿意,绛叶是秋天树叶变红的形容词,而“芦冻白花轻”则是在描写冬至将近时的景象。这些景物都在传达着季节更替、自然凋零的主题。诗人通过“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两句,表达了边塞战士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戍人在严寒中守望,却无所期待,只能眼睛着那些未曾惊飞的沙地禽兽。最后,“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两句,则是诗人的心绪随着湘江水波的流转而起伏,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归去的情感。这里“空轸”一词,用来形容心中的忧虑之深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传递出诗人旅途中孤独、寂寞以及对故乡深切思念的情怀。
阴铿
34首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