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征
闺
怨
诗
湘
水
旧
言
深
,
征
客
理
难
寻
。
独
愁
无
处
道
,
长
悲
不
自
禁
。
逢
人
憎
解
佩
,
从
来
懒
听
音
。
唯
当
有
夜
鹊
,
南
飞
似
妾
心
。
闺怨
抒情
写景抒情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阴铿的作品,名为《南征闺怨诗》。诗中通过对湘水旧事的回忆和征客无处寻觅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深沉忧愁和无法排遣的悲伤情绪。“湘水旧言深”一句,以湘江为背景,唤起了往昔的记忆,而这种记忆之深邃如同湘水一般难以测量。接着“征客理难寻”,则表明诗人对于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都像是迷失在无边的空间中,不易寻觅。“独愁无处道”、“长悲不自禁”两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种情感无法向他人倾诉,只能是长时间的沉浸于悲伤之中,无力自拔。“逢人憎解佩”、“从来懒听音”则描绘了一种对外界隔绝的情状。诗人对于别人的交谈和音乐都感到厌倦,不愿意去理解或聆听,反映出他内心的封闭与孤立。最后,“唯当有夜鹊”、“南飞似妾心”,通过夜间飞鹊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这只夜鹊仿佛带着诗人那颗不安的心,向南方飞去,与诗人内心的渴求遥相呼应。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独白和周遭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阴铿
34首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