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家
徵
仲
叔
初
冬
咏
怀
诗
有
感
寒
侵
客
袂
雨
丝
丝
,
千
里
燕
山
雁
影
迟
。
隔
岁
遥
传
云
外
字
,
深
春
才
读
雪
中
诗
。
右
丞
禅
寂
耽
书
卷
,
小
阮
飘
零
爱
酒
卮
。
回
首
上
林
芳
草
暮
,
游
踪
三
度
负
花
期
。
写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惜时
写冬
写雁
写
书卷
感情思乡
历史回望
赏析
这首清代纪逵宜的《读家徵仲叔初冬咏怀诗有感》描绘了诗人阅读友人诗作时的心境。首句“寒侵客袂雨丝丝”,以秋雨绵绵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寒意直透诗人心扉,暗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接着,“千里燕山雁影迟”进一步描绘了远方燕山的景色,大雁南飞的迟缓,寓言着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隔岁遥传云外字,深春才读雪中诗”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千里,但通过诗文传递情感,即使在严冬也能感受到春天的信息。这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寄托。“右丞禅寂耽书卷,小阮飘零爱酒卮”借用了唐代诗人王维(字右丞)和阮籍(字嗣宗)的形象,前者沉醉于书卷之中,后者则借酒排遣飘零之苦,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共鸣。最后,“回首上林芳草暮,游踪三度负花期”以景结情,诗人想象自己在上林苑中回首往事,感叹时光流逝,未能把握住与花期共度的美好时光,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惋惜。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诗作的深深感动,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咏怀诗十三首(其二)
魏晋·阮籍
月明星稀,天高气寒。桂旗翠旌,佩玉鸣鸾。濯缨醴泉,被服蕙兰。思从二女,适彼湘沅。灵幽听微,谁观玉颜。灼灼春华,绿叶含丹。日月逝矣,惜尔华繁。
踏莎行(其三)荆南作
宋·张孝祥
旋葺荒园,初开小径。物华还与东风竞。曲槛晖晖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烟暝。柳色金寒,梅花雪静。道人随处成幽兴。一杯不惜小淹留,归期已理沧浪艇。
西湖晚菊
金·党怀英
重湖汇城曲,佳菊被水涯。高寒逼素秋,无人自芳菲。鲜飙散幽馥,晴露堕馀滋。蹊荒绿苔合,采采叹后时。古瓶贮清泚,芳樽湔尘霏。远怀渊明贤,独往谁与期。徘徊东篱月,岁晏有馀悲。
无题(其一)
明·贝琼
楼台十二近蓝桥,帘幕重遮半面娇。洛浦有神通子建,天坛无意会文箫。仙衣雪皎裁蝉翼,宝髻云松插凤翘。月落红寒春梦断,相思空寄海门潮。
陈朝柏
宋·董嗣杲
枯株独寿忆双栖,谁想天嘉蓊郁时。坡老诗成无继笔,阜陵书此有遗碑。日摇槎影龙蛇断,雪缀花痕鸟雀疑。化日可期人莫讶,柏堂不复辨荒基。
过梁馀仲池亭赋赠
明末清初·屈大均
池开尽养右军鹅,真草朝朝墨几螺。少日悔教团扇贵,暮年知厌练裙多。蝉吟未必无心甚,龙听其如有角何。新作园林娱白首,梅花一树最婆娑。
晚春独酌有感(其二)
宋·张耒
谁谓我无友,萧然山谷间。修竹乃佳客,清风如妙言。撷彼林间笋,致酒方池边。惟时春服成,花叶犹斑斑。月出我已醉,扶归不知眠。洒然中夜醒,起听西涧泉。世累乍去念,放歌心浩然。功.....
除夕(其二)
宋·方岳
梅花绕屋柳遮门,不是闾阎不是村。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事关时命才何与,技止文章道未尊。灯火半生堪底用,只将黄犊教吾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