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起
夜
凉
如
水
梦
魂
清
,
病
体
今
朝
渐
觉
平
。
下
榻
倚
阑
成
久
立
,
出
门
移
杖
欲
闲
行
。
贫
来
只
有
青
毡
在
,
老
至
难
禁
白
发
生
。
百
岁
几
何
开
口
笑
,
强
吟
聊
遣
□
中
情
。
抒情
病中感悟
时光感慨
写景
情感表达
人生哲理
写人
病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病中恢复,感受到夜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首句“夜凉如水梦魂清”,以清凉的夜晚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仿佛梦境般清新。接着,“病体今朝渐觉平”表达了诗人身体逐渐好转的喜悦之情。“下榻倚阑成久立,出门移杖欲闲行”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从病中恢复后,重新站立、行走的状态,透露出一种重获自由的轻松与愉悦。诗人倚靠栏杆久久站立,然后缓缓走出,手持拐杖,准备悠闲地散步,这一系列的动作描绘了他从病痛中解脱出来,开始享受生活的场景。“贫来只有青毡在,老至难禁白发生”两句,诗人通过简朴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的老去现象,表达了对生活现状的接受与无奈。即使贫穷,仍有青毡为伴;年老之时,白发难以避免。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又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感慨。最后,“百岁几何开口笑,强吟聊遣□中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悟以及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面对生命的有限,诗人希望能多一些笑容,通过吟诗来排解心中的情感,寻找生活的乐趣与意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病痛中恢复的过程,以及对生活、年龄、贫富等人生议题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次韵答侯若孩太傅二首(其二)
明·释函是
野寺孤村泣断燐,半生魂梦若为真。可怜按剑看投夜,始信寒岩独有春。沐雨栉风多载恨,锄云耕月一身贫。劳生扰扰同今昔,更莫长歌恸鬼神。
戏赠李之文
明·杨承鲲
东城有李生,北城有李生。东城太长北太短,两人好古俱天成。东城磊落发半白,北城好酒兼好色。按歌往往低彩云,对酒时时欹白帻。青楼冥冥高入天,下临大道横紫烟。楼前尽是会稽竹,扫.....
题僧罄宜枝巢
宋·汪藻
平生到处觅三椽,白首归来古刹颠。飞锡几逢花雨地,住山今得鸟窠禅。九霄鹏翼心虽在,万壑松风梦自圆。莫笑维摩方丈室,会看游戏著人天。
洞仙歌·题真
宋·高观国
轻痕浅晕。偷染春风面。恰似西施影儿现。拟新妆、临槛一段天真,闲态度,长恁香娇玉软。从今怀袖里,不暂相离,似笑如颦任舒卷。顾芳容不老,只似如今,娇不语、无奈情深意远。便雨隔.....
谒金门·待须竹
明末清初·王夫之
閒不得。閒得也应相即。除却镜中霜鬓识。更谁通消息。多病年来无力。翠嶂层层相隔。珍重杨花风起日。觅浮萍踪迹。
遣怀
唐·杜荀鹤
驱驰岐路共营营,祗为人间利与名。红杏园中终拟醉,白云山下懒归耕。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谩道彊亲堪倚赖,到头须是有前程。
同谦公谈
明·释函可
我亦流民尔似僧,半床明月半床□。□□□难聊相共,常恐肝肠未可凭。天外幸能留破衲,世间岂尽丧良朋。谈深舌冷书为枕,肯负中宵一碗灯。
稠桑坡车覆
宋·王禹偁
稠桑坡险忽摧车,悔戴儒冠出敝庐。已被文章相错误,谪官犹载一车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