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
得
杏
花
春
雨
江
南
报
道
江
南
客
,
匆
匆
返
旧
津
。
一
鞭
红
杏
雨
,
十
里
翠
华
春
。
薄
雾
滋
袍
湿
,
轻
风
送
马
尘
。
频
来
沽
酒
客
,
尽
是
卖
花
人
。
烟
锁
虹
桥
润
,
云
迷
白
下
匀
。
上
林
恩
泽
普
,
得
意
正
芳
辰
。
写景
写花
桃花
春景
春雨
赞美江南
情感
思乡
地名
锦官城
赏析
此诗描绘了江南春日的细腻与生机。首联“报道江南客,匆匆返旧津”,以江南之景吸引远方旅人的归心,展现了一种急切而充满期待的氛围。颔联“一鞭红杏雨,十里翠华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红杏在雨中绽放,翠绿的春色绵延十里,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暗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颈联“薄雾滋袍湿,轻风送马尘”则将视线转向人物活动,薄雾使得行人的衣袍沾湿,轻风吹动着马蹄扬起的尘土,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体现了江南春日特有的湿润与清新。尾联“频来沽酒客,尽是卖花人”通过频繁的酒肆和售卖鲜花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江南春日的生活气息,展现出人们在美好季节中的欢愉与闲适。最后,“烟锁虹桥润,云迷白下匀”描绘了江南特有的烟雨朦胧之美,虹桥在烟雨中显得格外润泽,白云缭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柔和而富有诗意。“上林恩泽普,得意正芳辰”则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与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活动的生动刻画,成功地营造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江南春景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同蒋心余彭芸楣游北兰寺
清·杨垕
无数征帆向马当,龙沙北去树苍苍。去年君亦他乡客,此日谁倾地主觞。野渡春风归鸟雀,寒山返照下牛羊。赞公去后风流尽,依旧閒云销竹房。
渔家傲·福建道中
宋·陈与义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三)
唐·韦庄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题桃源图
元·揭傒斯
桃源非一处,龙虎画难同。内外关踰铁,高低石作丛。黄幡青剑北,紫盖白云东。蟾影当霄迥,蛾眉抱月弓。千重藏曲折,四面削虚空。地户吟风黑,天池浴日红。雪霜翻溅瀑,雷雨泻崩洪。暗.....
雨中花·雨中看桃花
清·陈维崧
丝丝春雨催侬去,依依人柳留侬住。住也无聊,去还有恨,去住浑无据。今岁桃花千百树,去年人面应非故。万点胭脂,一行清泪,总是消魂处。
行及白马寺捧留守相公康国韩公手翰且云名园例惜好花以俟同赏因成小诗(其一)
宋·文彦博
公书苦惜春光晚,柳絮榆钱扑面飞。惟说名园绝奇品,留花未发待翁归。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宋·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