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秋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秋天
写风
地点
月夜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之景,诗人细腻地捕捉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微妙感受。首句“清商初透玉屏空”以“清商”点明秋季的到来,通过“玉屏空”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空灵的氛围。接着,“淡淡秋光细细风”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特有的柔和光线与轻柔微风,营造出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画面。“四壁霜侵虫语急,一帘月浸篆烟通”两句,通过“霜侵”和“虫语急”表现了深秋的寒冷与生机的活跃,而“月浸篆烟通”则描绘了月光与香烟交织的景象,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神秘感。整幅画面既有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后半部分“拂尘开匣磨青墨,扫叶扇炉煮绿菘”展现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可能会有的闲适生活状态——磨墨、煮菜,享受着独处的时光,同时也暗示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最后,“满院桐阴人不见,忽闻幽笛奏墙东”以“桐阴”和“幽笛”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更深远的意境,仿佛在静谧的秋夜里,有一缕悠扬的笛声穿越时空,触动人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微妙捕捉,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富有诗意的氛围,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秋天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